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原之行-龙门石窟

[游记]中原之行-龙门石窟

2007-07-16    bianji.com

早雾朦胧,秋霜嗦冷。秋晨雾气象极一团轻纱,漫天盖地,如烟舞缥缈。路的两旁是凝绿的柳色,地坪上的草也笼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天色还早,小草一定还在梦中,翠绿的梦盖着一层薄薄的轻纱。不远处吹过一阵辰风,轻纱便轻柔漫舞地翩跹起来,引得路边的杨柳也飞扬婆娑。

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邑开始修造,历魏、齐、周、隋唐、北宋四百多年建造。佛本身就带诸多玄机,如此高超的造像能保持这般年久,多少给人们笼罩神秘的面纱,这是一条通往神秘的道路。远处一辆火车隆响而过,碾破清晨的宁静,太阳涨红了脸,晕晕地浮在树梢上,使得大地有些迷茫,我赶忙用相机留住眩昏的太阳。

走近白雾飘漫的地方,隐约听见流水涓涓,原来那就是伊河,难怪雾气弥漫。沿伊河岸走着,一路呵气舞跳着走着,深深地感受中原的水,中原的风,河水和秋风都是清冽如霜。龙门石窟赫然写在横跨伊河的石桥之上,龙门这个名字据说是来自传说中的黄河鲤鱼,原来每年黄河鲤鱼到此地跳龙门而成仙的故事。眼前一切的景物都笼罩在一团雾气中,远山浮黛,两山如阙,一水中流。我站的地方是龙门山,对面便是香山,白居易就在山上睡着,有那位先生在那我辈还敢写文章吗?幸好我们没有去对岸山上,只是远远敬佩着,不敢惊醒沉睡的文学大师。

太阳终于爬上东山,雾气也慢慢地散开了。眼前的景物也露出庐山真面目。山上已是深秋,浓冽的秋色点缀在绿披中,山间怪石枯藤,苍松翠柏,还有好多不知名的花草争相斗艳,可是我们无暇顾及两边美丽的山色。龙门石窟那些精美的石佛造像,足以让所有来到这的人目瞪口呆。往事越千年,数几多宝库,龙窟云冈。中国有三大石窟,龙门石窟位居其首,一点也不为过。原先的石窟造像是在临水的山崖,后来的人为了观赏石窟而修了一条沿河岸的通道。之前的人们所以选这样的地理山势,依山临水,确是开凿石窟的人的一番苦心,佛也喜欢山光水色吗?直教:坐断龙山一片穴,看尽人间多少愁?

河南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第一佛寺,那里被尊称为祖庭,少林寺的达摩洞还刻载着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人称达摩为佛之初祖。河南地处中原,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圣地,就连大唐高僧玄奘也是河南偃师人,这里简直是佛的天地。

来到龙门的人们在惊讶于佛学高深的魅力,同时也为当时高超的雕刻艺术所折服。这里的佛像有慈眉善目的救难大佛,也有怒目瞪眼的罗汉力士,大者有十几米高,小者仅方寸,可是无不雕刻精湛。特别是眼神表情刻画,衣纹服饰描写,都极尽精致绝伦,我们的先人有如此的雕刻技术着实让后人惭愧。就连座下的莲花,头上发髻,都能在石上划出。龙门石窟不仅有精美的佛的造像,还留下许多不朽书法艺术,魏碑是这里主要的书法。这种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书体平稳中透着奇崛,方正里蕴涵张力。“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就是其中之一,联的意思是赞扬宋代的著名隐士陈抟不凡的才华,书法也写得开张奇崛,奇逸俊美。释伽牟尼,观世音,文殊阿难等佛们在这里端坐千年,座下的莲花也成了石头,那些张罗着为他们塑造石像的帝王们早已成为灰烬,留下不朽的艺术宝库给后世的人们恒久传诵,人们记取了那些朴素的艺术家们,惊奇他们精湛的雕刻技艺。

伊水蜿蜒逶迤,悠悠如带,山水和造像历经沧桑而永恒依旧。我不禁在想人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世俗烦杂的事,佛们不是都告诉你了吗:世间万物皆是空,只有青山依旧在,绿水自东流。泪洒青衫湿的江州司马,郡亭看潮头的苏杭刺史,终于回到洛阳的郊外,安稳地在香山上做起居士,每当日沉伊河,夜深人静时,他隔着伊水和佛们谈心呢。

转自:http://kqh.bianji.com/html/lzty/tbqsrwl/20051208192238.htm3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