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游行之一:风尘小寨沟感受羌文化 |
[游记]五一游行之一:风尘小寨沟感受羌文化 |
2008-06-27 sina.com.cn |
序言: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立刻想到了川西那一片美丽的地方。剧烈的地震和美丽的风光在我的视野里、心灵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庚即,我于5月16日奔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进行抗震救灾,亲眼目睹了地震给川西那片美丽的地方造成的惨状,至今难以忘却。惨烈的废墟瓦砾和旖旎的田园风光,更形成了无以抹去的记忆。看到汶川地震的惨状,使我回忆起了2006年五一节到汶川一带旅游时的情景……,便翻开了那沉封的记忆……(以下是2006年五一节游览汶川一带后回来写的游记)。 五一游行之一:风尘小寨沟,感受羌文化 一路风尘,直抵绵阳。喻为风尘,其实是很轻松浪漫的旅途,因为全是高速公路,风驰电掣,真是一个“爽”字了得。假设,如果从绵阳到小寨子沟150公里的路程,都像成渝、成绵高速公路一样,我的“五一游行之一:风尘小寨沟,感受姜文化”的题目就要改写了,绝不能有“风尘”的表述。然而,写上“风尘”,言之切切,感受深深,只有经过那40公里的烂路,才能有切身的感受,那感受之深至今难以抹去,心有余悸啊。
五一节,风和日丽。我们早上8点钟就从绵阳出发,期望早早赶到小寨子沟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羌寨风情。从绵阳经安县到北川60公里,再经北川到小寨子沟90公里。刚开始还比较得意,道路比预期的好走,都是水泥路。和煦的晨风吹进窗内,自有一分惬意。不时看见插有各色旗帜的摩托车队前行。然而,在离小寨子沟还有约40公里时,车子突然停下,原来水泥路面就此结束,只看见前面狼烟四起,隐隐约约有车子前行。曲指算来,从绵阳到此的100多公里仅仅走了一个半小时,较为顺利。 我们的车经一个巅簸后驶入了泥泞的烂公路,其实只能算是一条机耕道,一条山路,凹凸不平,崎岖狭窄。先前的惬意瞬间一扫而光,前有车辆后有来车,轰鸣的马达、滚滚的车轮,搅得狼烟四起,黄色的尘埃一路绝尘。我们纷纷将车窗关得严严实实,不一会功夫,几乎整个车身变了一个颜色,就连前窗的玻璃都开始模糊,不时还要喷水雨刷,才能看清前面的道路和车辆。路面高低不平,车子巅簸抖动,整个身子都在摇来幌去,不时听见底盘擦挂的声响,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身体也渐渐开始酸痛。而窗外,没有一处亮丽的景色。道路沿着寨子沟向山里延伸,两边全是灌木干枝,很少有青松翠柏,心情自然少了些许兴奋。途中看见一摩托车队更是凄惨,浑身是灰,穿行在风尘中,一路不知吸入多少灰尘。 好不容易来到了青片乡。稍作休息,下车问路,忽然间看见所有前来的车辆都是灰尘满面,人人风尘仆仆。到了青片乡即到了小寨子沟。但要看到风景领略羌寨风情,还有继续前行。在青片乡的左面,是前往西窝羌寨的方向,还有13公里的路程,往右是前往五龙寨的方向,还有4公里的路程,两个都是小寨子沟的风景,各有特色。我们向西窝羌寨前行。 一路风尘,一路巅簸,4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驶过一座木桥,向S型的陡坡冲上去,终于到达目的地——西窝羌寨,此时已是太阳高挂,午后时分。按照羌族的习俗和规矩,凡有客人到来,都要鸣枪或放鞭炮,敲锣打鼓,以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当时,见一司仪拿着话筒高喊“客人来了!”,伴随“轰”的一声枪响,青烟弥漫,旁边站着羌族小伙和姑娘,载歌载舞,羌族姑娘按照男左女右的习惯在每个游客的手腕上拴上代表吉祥如意的红丝带。用羌族特有的礼仪欢迎我们的到来。
拂去身上的尘埃,美美地洗上一把雪山的水,顿时清爽了许多。顾不得一身的疲惫和劳累,欣赏着羌寨的风情和旖旎的风光……。 小寨子沟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是生态资源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面积达4.5万公顷,自然景观深藏其间。而西窝羌寨是小寨子沟的核心景点,也是该县最古老、最大的羌寨,有羌族300多人。羌寨房屋建在沟壑平缓的山凹间上,形成聚居的羌寨和独有的特色。青瓦木结构,二层或三层,底层作畜圈,有的用石块砌成,加固防风;有的用木材垒成,既挡风又备柴火;楼上住人,中间层一般有木栏走廊;整个寨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尤如别墅洋楼,颇为壮观。奇特的是在每一幢房屋的檐角都有木制羊或鱼图案,据说是驱鬼避邪,企盼鱼羊成群,丰衣足食。 极目远眺,插旗山巅的积雪在渐渐地融化,古老的羌寨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游客越来越多,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羌族的午餐,我们又踏上了远去的脚步。 沿着沟河上只能通行一辆车的狭窄山路,搜寻着小寨子沟的美景,各种资讯中介绍的美景在我脑海里一一翻腾。车子巅簸前行,一会功夫就来到大火地保护站,山路已被拦住,不能前进。我们下车徒步,继续沿着山路搜寻。路,弯弯曲曲地无限延伸,透过灌木丛林可看见泛起的洁白浪花和水流。各种飞禽走兽也不知到哪儿去了,更不说看熊猫了,几乎没听见鸟鸣的声音。映入眼帘的倒是漫山遍野的灌木丛林,单调而乏味。站在一座木桥上,抑郁的心情才渐渐地释放,一看时间我们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还没看见一处景色。高昂的兴致也被眼前的世界所折磨,心情已降至冰点。原来小寨子沟是一个很大的自然原生态环境,峡谷纵横,山峦起伏,景观之间相隔甚远,要在这里欣赏到美景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毅力。返回途中,忽然想到哪位旅行家说过,世界是由各种景色组成的,看你怎样去理解、欣赏?!不管怎样,折磨也罢,劳累也罢,我始终在欣赏和省悟中……。 日落的余辉映射在古老的羌寨,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寨子。嗬!小小的院坝停满了各种车辆,全都灰尘扑扑,居然还有宝马、奔驰之类的高档车,一路走来,不知道主人的心情是何等的难受。
夜幕降临,大家早早地围坐在院坝,等待篝火晚会的开始。由于不断有游客到来,直到晚上9:30分主持人宣布“把篝火烧起来!”,才拉开了西窝羌寨“五一”篝火晚会的序幕。 动感实足、节奏欢快的“萨朗”舞动起来。“萨朗”是羌族特有的一种舞蹈,羌语的意思就是“唱起来,跳起来”,特别需要有游客的参与。在篝火的热烈下,羌族的小伙、姑娘和游客,手拉手纷纷跳起来,沉寂的大山里踏起欢快的脚步,扬起美妙动听的歌声,歌声和着月色震憾着古老的羌寨。两个羌族壮小伙将一坛香浓的咂酒抬上来,在先敬天地神灵后,游客们争先恐后品尝。酒助兴致,大家手拉手,唱起来,跳起来,小小院坝成了欢乐的海洋,欢歌跃舞,尽情地享受羌寨风情,放荡着本已沉寂的心情。 羌族的乐器简单明快,有唢呐、羊皮鼓、铜锣等,也有独特的乐器,在篝火晚会上展现。 口弦是一种很小的竹制乐器,旁边有一根丝线弹出美妙的弦音。一位羌族妇女登场用口弦吹奏出动听的羌族歌声,右手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地拉弹丝线,声音轻弦悦耳,回味悠长。 羌笛也是一种小巧的竹制乐器,呈扁状,开有小孔,有点类式笛子,但状形扁。由一位羌族小伙吹奏,声音圆润清亮,非常动听。 口弦、羌笛是羌族文化中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稀世珍宝。 一位羌族男人还表演了一个绝活,将烧红的铁铲用自己的舌苔去接触,没有一丝的惧怕,只听见“咝咝”的响声,安然无恙。 晚会高潮迭起,男男女女互动,游客和羌族姑娘小伙联欢,“羌山圣鼓、音乐锅庄、情歌对唱、雪山令、抢新娘”等节目,不断推出,把“五一羌寨篝火晚会”推向高潮,围着篝火,跳起萨朗,欢快无比,完全沉浸在兴奋和喜悦当中。 大山里的羌寨,古老的羌寨,在现代文化的浸润下,日渐开放,一曲曲羌歌,欢快的萨朗舞姿,弹跳出了新时代的篇章……。 (未完待续,由于明天19号就要到东北旅游,更多图片待月底回来后发出,尽请关注) 夜幕下的羌寨:
羌族妇女的绣花:
羌族民居: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58e2d00100a3ak.html4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