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岳联盟嵩山中岳庙

[游记]五岳联盟嵩山中岳庙

2008-05-22    sina.com.cn

介绍:位于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城东4公里处。原名“太室祠”,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始建于东周(公元前770年)。

历史:北魏改太室祠为嵩岳庙,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唐玄宗初年形成规模,并易名中岳庙至今。是历代帝王封禅、大臣祭祀的场所。现在建制为清顺治至乾隆51年(公元1653年—公元1786年)按官式建筑做法重修而成的。

导游:中岳庙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建筑群。现存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中轴线建筑共七进十一层,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竣极门、嵩高竣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其中以中岳大殿气势最为雄伟。

因中岳庙是历代帝王朝觐泰山山神的场所,所以庙内遗留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有汉至宋代古柏335株;汉翁仲、魏碑、唐碑、宋八棱幢、宋代铁人、宋金四状元碑、金代中岳庙图碑、金代和明代铁狮、明代五岳真形图碑等艺术价值很高的金石;另有道教经典木刻百余块。

交通:登封市坐2路车。
门票:30元/人,中小学生凭证半价。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3公里的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庙东是牧子岗,庙西望朝岭,庙南为玉案岭.中岳庙背靠太室山,峰峦耸峙,高出云表.登高远眺,四周山峦起伏,山下绿树烟村,岚光霞彩,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岳庙,翠柏掩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因闻“山呼万岁”,下令祠官加增太室祠,后又有增修。北魏时,庙址屡迁,并更名为中岳庙。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中岳庙声望大增。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北宋时期又增建了行廓、碑楼等殿宇,并遍植松柏、金妆神像、绘制壁画,使全庙面积三十七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光彩夺目。元末由于战乱庙宇倒塌严重。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中岳庙系中岳嵩山的岳神庙,是道教在嵩山地区的最早基地,道教尊中岳庙为“第六小洞天”。

1-中岳庙是一座宫式的古代建筑群。它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示意图

中岳庙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中轴线有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山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两侧还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九龙宫、神州宫等五个宫院,现存明清建筑近四百间,金石铸器二百余件,汉到清的古柏三百余株。

中华门外,有两座四角亭分立于神道左右。亭内,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雕刻的石人翁仲,高约1米,平顶大脸,腰系大扣纽带,古朴大方,虽经风雨侵蚀,但衣着服饰仍很清晰,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和衣着服饰的宝贵资料。

据史书记载,翁仲姓阮,为秦朝大将,英勇善战,死后铸像于咸阳宫避马门外,后来历代沿用,把铸刻的无名的铜像、石像都称为翁仲。中华门前的翁仲,还有个有趣的传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游历中岳,随驾群臣内,有一翰林院大学士,走到翁仲跟前。乾隆指翁仲故意问道:“爱卿,这是何人?”翰林忙答:“仲翁”。乾隆见其将“翁仲”说成“仲翁”,微微一笑,遂写了一首打油诗,故意把每一句的后两字写颠倒。诗曰:“翁仲为何读仲翁?可知平时少夫功(功夫)。岂得在朝为林翰(翰林),打到江南作判通(通判)。”

2-中华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中华门

3-遥参亭为八角重檐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

遥参亭

4-穿过遥参亭,迎面就是天中阁。天中阁原是中岳庙的大门,面阔五间,重檐绿瓦,雕梁画柱,飞檐凌空,风格独秀。门上虎头大钉紧扣,门外两个石狮守卫,东侧雄狮口中,有直径为15厘米的石雕圆球,西侧雌狮前蹄按一小狮,工艺精巧,独具匠心。

天中阁

5-门洞回望

回望

6-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枋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为过往门庭,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布”而得名。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25b9f010008ii.html8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