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康百万庄园 |
[游记]康百万庄园 |
2007-07-21 |
康百万庄园
西出郑州过了荥阳就是河南重镇巩义。
康百万庄园就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我们这次此行巩义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这个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康百万庄园。出郑州时一路顶着阵雨,背后却不时地晒着太阳,一直到巩义后天才大晴了,云开舞散春光明媚,天空被阵雨洗的透彻洁净。
康百万庄园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出巩义西过了洛河桥远远地看到康百万庄园高大的院墙,高大的院墙内部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访的一个豫商的商贾历程。蓝色大砖的高墙上面高高地悬挂着康字大红灯笼,显得庄严气派略带温婉,通过一个长长的上升隧道进入大院,隧道可以通过马车,康百万庄园这样的进入方式,当时是为了防止土匪掠抢财物修建的,大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当的险峻气势。
通过隧道进入院内眼前豁然开朗,庭院巷道曲静通幽,房屋和窑洞相得益彰,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除了庄园的历史我独对那些院门下的门墩儿产生了兴趣,拍了不少门墩儿的照片作为民俗石刻资料保存。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封赐而名扬天下。
康应魁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延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近是康家田!”胜极一时。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展室摆放的有名人画和古玩珍宝,其中《留余》匾被选为《中国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写。其中一张楠木顶子床,耗工1700多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采用各种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双猩舞绳”等三十六幅图案,有十七个部分组成,拆开可以搬运,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环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顶子床中的精品。
康百万庄园为我们提供了研穷封建社会地产阶级的发家史料,也给我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倍受各界朋友青睐。
摩梭人
|
原始链接:http://bbs.r368.com/viewthread.php?tid=9862 |
转自: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