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郑 |
[游记]新郑 |
2008-05-22 sina.com.cn |
六、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主要有煤炭,分布在三个区内:一是西北自辛店镇人和寨,西至新密市界,西南至王行庄,南至梨河村,东至新郑火车站;二是在龙湖镇泰山、梅山一带;三是自新郑火车站东至八千乡的二郎店、大阎庄一带。总储量约12亿吨,多为优质煤。其他矿藏有铁、钛、铜、石灰石、石英石、红石、滑石、磷等,分布在始祖山风后顶、陉山一带。 【土地资源】2003年,新郑市土地总面积88672.5公顷。其中,农用地63522.1公顷,占总面积的71.6;建设用地18437.1公顷,占总面积的20.7;未利用地6713.3公顷,占总面积的7.6。在农用地中,其中耕地48004.3公顷、园地3860.2公顷、林地4951.3公顷、牧草地5.2公顷、其它农用地6701.1公顷;在建设用地中,其中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16567.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481.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88.1公顷;在未利用地中,其中荒草地4410.6公顷、沼泽地22.4公顷、沙地216.7公顷、裸土地8.0公顷、裸岩石砾地862.5公顷、河流水面296.5公顷、苇地546.9公顷、滩地292.3公顷、其它57.4公顷。 【水资源】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1.0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7885亿立方米,除去0.4829亿立方米重复水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66亿立方米,比1980年测算的1.96亿立方米减少29;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6立方米,比1980年的412立方米减少42.7,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10,是河南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亩均水资源量240立方米,比1980年的亩均水资源量259立方米减少0.73。地表水资源量因双洎河、黄水河、莲河水质污染严重,降雨量偏少,水库水位下降等原因,基本无法利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人畜生活用水基本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548亿立方米,开采模数为6.2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经济快速发展,水需用量急剧增加,造成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在城区形成8.5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 【生物资源】新郑市位于北温带向亚热带,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地貌多变,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 植物芳香植物主要有花椒、小茴香、芫荽、香椿、藿香、薄荷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半夏、远志、柴胡、桔梗、芦根、白茅根、白头翁、马蹄香、地丁、香附、何首乌、葛根、木头回、田三七、车前、忍冬、苇根、地骨皮、酸枣、荆子、野菊花、艾、白蒿、亮帽英、贩酱草、曲曲菜、荠荠芽、小虫卧单、伸筋草、马食菜、老饭蛋、鱼星草、复古草、浮萍草、野扁豆、瓦松、山葱、卧沿草、星星草、节节草、猪毛菜、猴头草、拐子草、马鞭草、天地豆、翻白草、活各草、芫花根草、黑白丑、丹参、沙参、防风、木瓜、瓜蒌、红花、地黄、牛夕、芍药、白芷、金银花、苍耳子、元参、苟杞、蒲公英、牵牛子等;其它野草植物主要有灰灰草、龙须草、茅草、莠子草、稗子草、苜蓿、茭草、蒺藜、行义草、涩格涝秧、吉祥草、书带草、抓地秧、面条菜、兔丝子、驴尾巴蒿、毛妞菜、老驴蒿、麦滥棵、狗秧、灯笼棵、浮萍、蓼草、水红花、杂草、山白草、黄白草、黑轮叶藻等。 动物环节动物类主要有蚯蚓、蛭等;软体动物类主要蜗牛、田螺、河蚌等;节肢动物类主要有瓢虫、赤眼蜂、食蚜蝇、胡蜂、蜜蜂、小蚕蜂、草蛉、蚜小蜂、螳螂、食虫虻、食虫椿象、泥蜂、步行虫、蝇子虎、萤火虫等;药物类动物主要有蝎子、蜈蚣、土元等。脊椎动物类:两栖类有青蛙、蟾蜍等;爬行类有鳖、壁虎、蛇、蜥蜴等。鸟类有野鸡、雀鹰、苍鹰、白肩雕、大鸨、小鸨、小鸦鹃、猫头鹰、灰林鹄、长耳鹄、喙木鸟、云雀、燕子鸥、鹦鹉、鹈鹕、花喜鹊、灰喜鹊、麻雀、老鹰、鹞鹰、斑鸠、大雁、夏鸟、山雀、黄莺、鹁鸪鸟、百舌、鸬鹚、乌鸦、水鸭等;哺乳类有狼、狐、狸猫、野兔、獾、蝙蝠、刺猬、老鼠、松鼠、黄鼠狼等,其中狼、狐、狸猫、獾已很少见。 【古文化资源】裴李岗文化一些考古学家研究认为,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为少典族时代。裴李岗文化因首掘于新郑市的裴李岗村而得名。裴李岗先民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社会生产活动。与全国同时期他地相比,裴李岗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有裴李岗遗址、沙窝李遗址、岗时遗址、唐户遗址、西土桥遗址、岭西遗址等。其典型生产工具是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代表性炊具是乳钉纹鼎、盆鼎等。裴李岗文化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古代文明是从这里起步的。 炎黄故里故都据史书记载,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已进入文明时代。新郑有许多仰韶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是唐户遗址,包含有裴李岗、仰韶、龙山、殷商、西周和东周6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连续年代达6000多年,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华古代历史发展博物馆,有考古学家称之为“有熊之墟”。其他遗址有大朱庄、南李庄、王垌、洪府、高坡岩、岳庄、古城、人和寨等遗址。这一时期,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新郑的轩辕丘(在今新郑市区内),在此建都约100年;神农氏炎帝诞生于华阳(在今新郑市北华阳故城)。史书记载,新郑有20多处炎帝和黄帝的活动遗址与纪念性古迹,如炎帝诞生地华阳城、黄帝诞生地轩辕丘、其他有轩辕故里、姬水、少典祠、少典坟、轩辕庙、始祖山、黄帝拜黄盖童子处、黄帝故都、黄帝饮马泉、风后顶、黄帝御花园、黄帝避暑宫、大鸿山、西太山、崆峒山、轩辕宫、黄帝问道处、黄帝访大隗处、黄帝屯兵洞、黄帝驯兽台等。 祝融氏之国史书记载,4700年前,帝喾高辛氏先后封祝融氏重黎、吴回、陆终氏在有熊(新郑)为火正,建都约70年。故史书称新郑为“祝融氏之墟”。祝融氏时代,正处在我国龙山文化的中早期。新郑发现龙山文化遗址8处,即人和寨、金钟寨、大司、于寨、唐户、高千庄、店张、水泉等。 郐国故都史书记载,西周时,新郑为郐国,其都城在今新郑东北18公里苑陵故城(一说在新密市东北25公里古城寨,但仅有文献记载而无考古发现),建都时间约280多年。 郑韩故都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在新郑建都539年。至今郑韩故城岿然屹立,古迹比比皆是。主要遗址或古迹有宫殿遗址、地下冷藏遗址、铸铜遗址、铸铁遗址、大型祭祀遗址、郑国国君墓葬区、郑子婴墓、郑武公墓、祭仲墓、子产墓、郑庄公望母台、授印台、梳妆台、积粟台等20多座韩王陵墓和大型制陶遗址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cc9e2010005bt.html9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