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博物院游记(一)

[游记]河南博物院游记(一)

2008-07-01    sina.com.cn

若问古今兴衰事,劝君只看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游记

河南博物院是我盼望已久的必游之地,之前甚至还闹过误把郑博当豫博的笑话。那次参观郑博,也算不虚此行,但因此更添了对豫博的向往。

河南——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地下出土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更有无数历史典故、名胜古迹。河南博物院——院藏文物30余万件,庞大的数字引起我的无限想象——是怎样的文明之光?是怎样的魏晋风流?是怎样的隋唐盛世?是怎样的宋金元惨烈?又是怎样的明清余韵?

晚点的火车辜负了五点钟的早起。一路磕磕绊绊,十点多钟才见到博物院的身影。设计灵感来自元代郭守敬观星台的建筑透着历史的厚重,玻璃墓墙和直线条的建筑外观又显露出时尚和大气。再走近些,几句汉语、几句日语传过来,门前人们在举行“中日兰亭书法交流展”的开幕式。

居然还撞上了书法展览,好象我还没看过正儿八经的书法展览呢,真不错。

但是,错过了十点钟的古乐表演。

曾经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曾经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繁华时,商女们曾经夜夜高唱《后庭花》;嵇康曾经抚琴退兵,曾经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千年前打动先人、寄托先人情思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

一个西服革履、头戴麦克风式扩音机的帅哥正给一群人讲解着,观众听得很是入迷。是义务讲解员吗?凑上去看看。

“这件骨笛是我院的镇院之宝,请看笛孔,中国的传统乐曲只有五个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各位看看这支新石器时代,距今年7、8千年的骨笛,有几个孔。”

“没错,是7个孔!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自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和运用7音律了。1977年湖北隋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7音律的,这支骨笛是中华民族发现和运用7音律又一件更早、更有力的证明。”

帅哥继续说道,2006年,民乐专家曾以这支笛子吹奏了多支现代流行歌曲,声音丝毫不逊现代乐器。

“大家再上前来仔细看看它,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帅哥又道。

“对,中间几个孔边上还有些很细的小孔,这是调音用的,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音律运用自如了。那么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物质条件还很简陋,能够生存下来都不容易,怎么可能追求这么高级的精神享受呢?——专家认为,古人制作这支骨笛,是为了狩猎用的,以骨笛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吸引猎物。这就更说明一切艺术均是来源于生活,是应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后来,艺术才渐渐与生活来分离,逐渐又高于生活了。”

听他这么一说,这件旧旧的、以整只鹤的脚骨制成的笛子真是颇有来历啊。

“这是真的文物吗?”我突然问道。

“是的,本院陈列的所有展品,都是文物。在您面前的这支骨笛,距今7000多年了。”帅哥彬彬有礼地回答道。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88c41010009p4.html#kx5545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