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黄河博物馆参观攻略 |
[游记]河南黄河博物馆参观攻略 |
2007-07-16 fqhua.com |
河南虽然位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下游,但黄委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会设计院/黄委会水文局及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都在郑州,大概郑州是西部高原和东部平原的分界线吧.郑州还有中国唯一的黄河博物馆,就在紫荆山百货大楼斜对面,距黄委会和黄委会设计院不远. 黄河博物馆的建筑好象民国时期的西洋风格,比较旧,说不定前身就是民国时的黄委会呢.平时是免费的,"五一"时搞了个陕西兵马俑展收费6元.院中水池里有汉白玉鲤鱼塑像,是不是著名的黄河鲤鱼跃龙门?不过没水. 一进门是西洋风格的厅,虽然旧却挺好看,就是小了点.正面墙上是黄河图,下面是兵马俑铜车,旁边是商铺,显得挺挤的. 从右厅开始看起,厅里有些游客正在观看介绍黄河的录像,旁边展柜里有黄河出土的一些东西,墙上黄河的介绍. 继续往里走就是看黄河的历史,真是多灾多难,不忍读视!历史上黄河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泛滥决堤(有天灾也有人祸),就是干旱没水,不是淹死人,就是饿死人,给黄河流域的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些受难灾民的照片真是凄惨无比! 历史上被淹次数最多的应该数开封,仅从元初-清末就被淹了七次.明末李自成攻开封/扒堤决河那次全城37万多人只幸存3万多人!因为黄河就悬在开封的头顶上,它比黄河河底低13米. 我的家乡在明朝时因为下了一个多月的连阴雨加上黄河决堤而被完全淹没,后来在地势高的地方另建了新城,而旧城则深埋地下形成了一个大湖,只留下高高的城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发生类似情况,当时正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吃的,老百姓就把一切能吃的全吃光,不仅把还没成熟的小麦吃得干干净净,又吃光树皮和观音土(农村墙上的一种土),但还是饿死了不少人.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央也没有救济粮,我们的省委书记到处借粮也借不到,最后从湖北借到一点榆树皮,磨成粉后因为太少就掺了不少滑石粉,而滑石粉是发胀的东西,饿极了的老百姓不顾命地猛吃结果就活活胀死了不少!路上不时见到倒毙的尸体,都是肚子胀鼓鼓的,而腿上却生满了qu,尽是烂洞.当时灾民们的双腿一直泡在水里都泡烂生qu了. 上世纪黄河最大的一次决堤应该是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当时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拦日军,奉蒋光头之命在郑州花园口人为决堤,造成黄河大改道,受灾面积54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250万人,死亡89万人!这场灾难我姥姥亲身经历过,我从小就她讲过多次.听姥姥说当时不是麦罢就是迎秋,天比较热,很多人睡在屋外,夜里正睡着时忽听有人大喊"发水啦!快跑啊!"我姥爷反应快,马上背上姥姥/挟着孩子逃到了最粗的一棵大树上,安顿好家人后又去救乡邻.而那些跑不及的人在睡梦中就被洪水冲走了!姥姥一家在树上躲了几天几夜,直到水小了才下去,一看家里的东西都没了,连吃的也没有,好多房子都被冲垮了,地也没法种,只好出去逃难.一看外面全是逃难的人群,到处兵荒马乱的,能逃到哪里去?与其死在外面还不如死在家里,只好又回去.刚重建好家园,日本鬼子的铁蹄就到了,老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小日本一看人跑光了,就到老百姓家里抢掠一番后又放火烧了老百姓的房子!此后老百姓就开始了苦难的/长达七年的"跑老日"......想想抗战时期中国为什么汉奸多?还不是因为国家不爱人民,所以人民也不爱国家,只不过又换个主子而己! 事后并没有听说有谁为这件蓄意人为的大灾难负责,反正自古中国老百姓的贱命就象蚂蚁和草芥一样微不足道!倒是解放后抓了个总设计师作替罪羊.那人是我老乡,他当时是极不情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en/8948.html5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