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环九龙山游记 |
[游记]环九龙山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九龙山成东西向座落在门头沟东部,山南即实际意义的门头沟和门城镇,它东临永定河西连峰口鞍全长20余华里.九龙山北侧分别辖属于妙峰山.王平镇和北岭乡.从永定河向西穿过琉璃渠村,西上稠儿岭到峰口鞍下的黄石港,分散隐密着十几个山村.从王平镇的西马各庄到北岭的黄石港自然村落多已搬迁,有些将永久从地图中消失. 从门头沟地名志了解到这些小山村,道须.大窖.南湖.平地.黄台.抢风坡.这些奇异美丽的村名吸引我去那里切身体验了解这些山村.约好老友大公在野溪下车,开始徒步环山探访活动. 在野溪桥西永定河南岸通往斜河涧的路边山崖上,有一光绪年间的摩崖石刻."统师徒,杀水势,燕民从此乐熙熙."落款"王德榜".据说王德榜是清末光绪年间的武官,对永定河早期的治理以及门头沟城龙灌渠的开通做出过一定的贡献.石刻也铭记了王德榜在永定河抗洪治水的事实. 带着对前人的崇敬,沿永定河边过斜河涧到水峪咀.斜河涧是我老友侯兄的家,村里有古刹广化寺.寺前有古银杏树三株,最粗一棵直径2.038米,树高28米.可想树龄的古老.可惜古寺已毁,只能遥想当年的古刹钟声了.走过水峪咀村采石场一条石曼古道盘旋向上,中途有几处房屋的残墙.<京西古道>一书写这里是郝家楼,经访问当地老乡郝家楼应在永定河边.踩在古道光滑的石头走上牛角岭,牛角岭现存关城过道一孔.孔道由砖石砌筑,至今雄风尤在.孔道西原存碑刻两块,记录当年修路状况和捐款行善的功德碑.一为清乾隆42年"永远免夫交界碑,另一是同治11年重修西山大路碑.现今其中一碑已被搬至桥耳涧村西桥头. 默念碑文沿古道西行便到了桥耳涧村,村东有三义庙正殿三间墙内绘有壁画.院内有银杏一株,为二级古木.出村过古桥便进了韭园村,顺路向西南走到东西落坡村.落坡村存有一古老雕楼,类似战时的炮楼,但比炮楼古老.村内有流水山泉,家院门前建有小桥.此地幽静似世外桃园,颇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的意境.为此有文人便开始宣传这里是马致远的古居,以至出现了京冀马致远故居之争.如今连专家也晕了菜,真假难辨了. 由落坡翻山就到了东马各庄,由于出产优质煤炭村里靠煤生存.在整齐的民房中有一石头建筑,似房非房,似窖非窖存于村内尤显另类.由马各庄南行到南港村有当地村民马家祖坟,坟场内古松粗壮挺拔.几十棵古松为一级古树名木.埋藏于清乾隆年间的坟内曾发现清代古壁画.只可惜壁画已毁,连雍正年间古墓也被人盗毁. 西马各庄因缺水村民早已外迁,民宅还较好的留存着.村北村民的祖坟有几十棵古柏,古树志中没有记载.现在西马各庄已有人在种植果树,原来荒芜的景象已发生变化.过西马各庄沿古道上行便到了道须村,村头一石砌的高墙台阶是最好的民宅.再前行房屋残破不堪,有一两户还有人在.道须之名地名志说因道路多如胡须故名,如此山间小村如何道路多如胡须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e1010008ql.html5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