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游记8:松赞林寺 |
[游记]云游记8:松赞林寺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自由天堂 > 日志 > 人在旅途 2008-04-21 | 云游记8:松赞林寺 标签:人在旅途 4月2日天气不错,我们用完早餐在8:45出发了,今天要去一个神圣的地方——松赞林寺。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松赞林寺于藏国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公元1679年)兴建,于阴铁鸡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松赞林寺门票30元。 停车场有商贩买饮料和特产,这些红色石头一样的东东一问才知道是野蜂蜜。商贩说让我先尝尝,我仔细一看黑色部分好像是昆虫尸体,谢绝了。回来在网上查到:从野外如树上、岩洞等采取者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 寺门口有一池清泉。为该寺选址时,达剌喇嘛占卜得神示:“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戏其间”。 进了寺一只几个月的小藏獒正在闲逛 一个小伙子向我们自荐当我们的导游,这种佛教胜地没有导游是很难领略其中的博大精深的,他说要讲解一个多小时,导游服务费50元,我们欣然同意。 寺里有很多康参,这些康参就是喇嘛们修行的地方。里面不让拍照,我们只能在外面拍了。 哈哈!这盏酥油灯是老公偷偷拍的。 这张也是偷拍的,青稞是藏族人的主要食物之一,我把青稞洒在须弥山上。那个貌似小塔的东东是佛教所认为的大千世界的微缩模型,叫做须弥山,洒青稞的意思是用须弥山一样多的食物或者好东西供佛,以此积累福报。 在吉迪康参门口碰到一个光头小喇嘛,导游说喇嘛们是不愿意与游客合影的,他们自视为修行之人,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合影“有失身份”。但这个小喇嘛还是与我合影了,哈哈!合影就不放上来了,以免对修行之人不敬。这是他的个人照,他手里的布袋挺有意思,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贝。 一个很别致的炭火炉 这些大概就是寺内取暖做饭的木柴 光头小喇嘛和一个年轻喇嘛 他们还是很友善的。 这就是他们年复一年一直生活的地方,导游说,很多藏族小孩很小的时候就送来这里修行,并终身在此修行生活,几乎没有还俗的。现在松赞林寺里有大大小小的僧侣1000余人。 主殿上层铺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又具汉式朝宇建筑风格。大殿可容纳1600念经。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藏的寺院总是那么神秘而诱人。梯回廊幽的殿堂,深沉幽暗的僧房,金碧辉煌的佛像,无不充满神秘的诱惑。 喇嘛们在广场上晒太阳,很多年轻喇嘛都用手机与外界联系。 难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看到我想照相,他们蒙头跑过。 大殿的墙砖上都刻有经文 小喇嘛们勾肩搭背,互相嬉闹,和学校里的学生没什么两样,只是穿的不是校服而是僧袍。 大殿二层有很多转经筒,里面装有经书,旋转经筒一遍就是念了一遍经文。 我这个俗家小女子也诵经礼佛啦~ 钟声响起喇嘛们纷纷涌入大殿,早课时间到了,可惜大殿里禁止拍照。殿里大概有200多个喇嘛,坐成好几排,在大殿中间一个年长的喇嘛带领下诵经。年长的喇嘛似乎都比较认真,翻着书本,嘴里念念有词。坐在队尾的是些小喇嘛,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四五岁的样子,他们就没那么专心了,互相挤眉弄眼,小打小闹。一会儿又出现了一位手持铁杖的老喇嘛,导游说这是铁杖喇嘛是级别很高的喇嘛,相当于学校里的教导主任,如果发现谁没有专心诵经就会用铁杖在谁面前敲三下以示警告。我真想照一张铁杖喇嘛那威严的样子。又怕挨几铁杖,还是放弃了。 只偷拍了一盏灯而已
|
转自:http://zyzz5857.blog.sohu.com/85238278.html3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