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后一篇:云南行游记之三松赞林寺,飞来寺 |
[游记]后一篇:云南行游记之三松赞林寺,飞来寺 |
2008-06-27 sina.com.cn |
云南行游记之三--松赞林寺,飞来寺 2007-10-29 11:10:36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 7号早晨,大家都起的很早,昨晚可能因为高原缺氧的原因,很难入睡,睡着了也很轻,作了一晚上在公路上行驶的梦。。。。。 早上大家在酒店吃的早餐,清粥小菜外加煮鸡蛋,鸡蛋很好吃,应该是土鸡蛋,10个人50元,也不算便宜。 吃饱了,收拾行李继续上路了,今天早上的目的地--松赞林寺。 清晨香格里拉的大街,香格里拉早晚温差很大,早上很冷,穿双层抓绒冲锋衣都冷,而中午穿半袖T恤就可以。 噶丹松赞林寺汉语称为“归化寺”,距中旬县城5公里,它兴建于公元1679年,公元1681年完工后,五世达赖赐名“噶丹·松赞林”。此寺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格局建造,气势宏大,建筑雄伟,筑有坚固、厚实的城垣,全寺占地五百亩,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 出县城没多久就看到那个据说GOOGLE 雕刻在松赞林寺对面山坡上的GOOGLE 远眺松赞林寺,松赞林寺又成小布达拉宫,可以想象真正的布达拉宫应该更加让人震撼。 通往大殿的道路是一条由数不清的石条砌成的阶梯,比较高,松赞林寺的海拔也不低,爬起来也很费力。 通往大殿的台阶,每一个来来去去的人都带着虔诚的表情,仿佛这里通往的是神居住的地方。 每天都有虔诚的藏民前来朝拜。。。。。。。 终于到了大殿,领队说要左脚进去,右脚出来,还要脱帽,不能大声喧哗。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是要尊重藏民的信仰。老公是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每个殿都要进去拜拜。这里的商业气息比较少,喇嘛也很纯朴,大多不会讲汉语,所以绝对没有很多圈套让你掏空钱包,一般都是拜过各路神仙之后,老喇嘛会用沾了圣水的手摸你的头,之后旁边有个功德箱,随便放几块钱就行。 老公虔诚拜佛ING,大殿内不允许拍照,我只好无聊的四处转转。拍照。 松赞林寺的所有庙宇的墙壁都以某种矿物研碎制成的颜料涂抹,无论什么颜色都散发着自然的光亮,而且配合协调,充满庄严神秘的佛教气息。屋顶全部镀金,站立着各种同样镀金的吉祥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耀眼的金光灿灿。 我在拍照,背影怎么样,想起宋丹丹名言,也就一普通犯罪分子的背影。。。。 一个喇嘛走过。。。。 头顶的一角天空。 在寺庙的殿墙的对比下,人十分的渺小,又是我的背影,嘿嘿 每个殿门口都是这样巨幅的绣着各种吉祥符号的黑色门帘从屋顶一直垂到地面,让人还没进殿就感觉庄严肃穆的感觉扑面而来,不由自主地屏息静气。 有着各种美丽花纹图案的窗户 大殿的屋檐上站着各种镀金的法器和祥兽 大殿前的广场,香火不断。 大殿里的巨幅精美繁复的壁画。 喇嘛居住的地方,松赞林寺的喇嘛非常之多,在当地,出家是一种很高的荣耀,所以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男性在这里出家,对他们来说,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金色的殿墙,在蓝色的天空和绚烂的晨光下显得格外的神秘且有艺术气息。 这个殿不允许女性进入,这个藏族大妈可能在捐香火钱 差不多2个多小时参观完松赞林寺,出来在寺前一片草地上发现了一头纯白色的牦牛,原来这就是红河谷宁静骑过的那只,不过想要拍照,10元每个人。 不过看上去实在可爱,大家都骑了。看着要拍照的人多,牦牛主很兴奋,开始边牵着牦牛边唱藏歌。 领队先露个脸,很帅的摩梭小伙,多次忽悠我老公跟他去泸沽湖走婚去,可恨!!! 新疆美女莲心,拍照非常会摆POSE,是我此行最佩服的一位,长得很瘦弱,结果却是我们在雨崩行程中唯一一个全程没有骑马完全靠徒步的人,而且总是走在最前面等大家。 咱也跟美女牦牛露个脸,不过这牦牛脾气不太好,不能摸,坐上去战战兢兢。非常担心他一生气把我摔下去再顶两下。。。。。。。。 看上去可爱的藏族小姑娘,拍了照之后告诉我收费两块,一点都不可爱,我只给了一元。 草地上的玛尼堆。 中午要赶到奔子栏吃中饭,大家没有太多耽搁,继续上车赶路,中甸的景点之间的距离都非常远,而且大多是环山路,路况也不太好,车速不可能太快,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每个景点之间的停留也都非常仓促,建议来旅游的朋友们最好时间充足,每天只安排一个景点最好,否则很多好的地方不能尽兴,我们已经删减了很多据说不是很好看的地方,但是还是感觉时间非常紧凑,美丽的碧塔海,雨崩,都没有太多时间停留,十分遗憾。 赶到奔子栏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在藏民开的餐馆吃的中饭,味道十分之难吃,很好的松茸炒得一股刷锅水味道,鸡蛋竟然都是胡的,不过饿得要死,也都不讲究了,就着咸菜也吃了2碗饭。云南的菜不知道是用什么油炒得,感觉总有一股怪味道,很腥,在丽江的时候还特意吃了一碗当地比较有名的过桥米线,还是那种怪味道,很难吃,跟深圳的过桥米线差远了,可能作了改良。 吃了饭没有太多的停留就继续赶路了,奔子栏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南方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无论是商贾贩夫,还是朝圣的人群,或是那些传教的牧师,都要在这里歇脚。据说茶马古道最繁荣的时候,最优秀的马夫,老家据说都奔子栏那一带的。奔子栏在现代司机的心里,也是停车吃饭、洗车加油、住宿歇脚的好地方。要是早上从中甸出发,中午刚好抵达奔子栏。从德钦出发,也一样。 奔子栏镇紧贴着金沙江,江的这面是云南省,对面是四川省,奔子栏说是个镇,其实就是在一条山坳的必经之路上沿马路两侧盖了一些房屋,全镇长大约有一公里,略有弯曲,马路上最宽处能并排行两辆车。这里的房屋多用木头搭建,古朴而典雅,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且大部分为商铺和旅馆。 一路上,很多当地的藏民还有喇嘛在路上缓慢闲逛,见了车也不避让,偶尔一只硕大的老母猪领着一群小猪,从前方小巷钻出来,招摇过市。吉克也毫不在意的停车避让,等他们都过去了才继续前行。 路又开始沿着河谷地带蜿蜒前进。这一带,是横断山区。最艰险的山路像是大山腰上随意划下的几道浅纹: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滔滔汹涌的金沙江,上不着天,下不挨地,刚开始走这样的路,看着车窗外深不可测的悬崖,让人心仿佛悬着,每一个弯道都走得让人胆战心惊,生怕对面过来一辆车,这样窄的路是绝不可能并行而过的。。。不过吉克驾驶技术很好,后来发现走这样的路竟然是每天都要经历的,也就习惯了。 听说雨季的时候沿途的山崩、泥石流、塌方随时都会发生。路上也经常能看到塌方后的痕迹,感觉人的命像路,说什么时候断,就什么时候断了。。。。 在公路上拍到的掩藏在云里的山下的公路,我们仿佛穿行在云中。 途中的江面逐渐变宽,很快就到达了传说中的金沙江大拐弯处。 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虽然许多次看到图片,不过真的身临其境还是感觉非常震撼,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金沙江在这里,流成了一个非常标准的“U”型,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能把山水雕琢得如此神奇,如此精美。 车继续前行,逐渐进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腹地 我们今天继续的行程是翻越白马雪山海拔4200多米的垭口,到达看梅里雪山最佳观景位置---飞来寺。 车继续前行,美丽的白马雪山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是或许我们来的季节不对,云遮雾罩,白马雪山只是微微的展露一点他的容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1f6d301000bu0.html3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