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里雪山外转九 |
[游记]梅里雪山外转九 |
2008-06-27 sina.com.cn |
格布→扎热吉利→哥杂拉垭口→俄扎拉(农扎桥旁的江边)→来得 一早吃过饭,7点钟,出村向右,沿着转经路开始爬升,路边的灌木基本上都红了,风景很是独特。这里,小心岔路,很容易走错,上面一条是去来得的,下面一条是去盐井的。上来得的那条山道,坡度慢慢变陡,不过,听着山中放的MP3,一路跟着哼哼着,轻松许多。 想到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了解很多。藏族人转经,大多是以家族似的方式结伴而来,或是以村中年长者带领小辈们转经。山中认识的那位藏族大叔,就是和自己的两位姐姐、外甥一起转经的,大叔年纪近60岁了,汉语说得还可以,对藏传佛教经书记载的梅里典故知道很多,可惜在扎那修整的那一天,就此分手。 在扎那的那天,又见到了那位拿单反照相机的喇嘛,他招手让我和他一起吃饭,当时,我吃过饭了,一起聊了几句,听说他们要赶往20多公里的寺庙里住宿。小喇嘛说,他就是寺庙里的活佛(自己被活佛照了一张照片,可惜自己没有留下照片),怪不得与其他喇嘛不一样。听藏族大叔说,活佛在转经的路途中,每经过一个村子,必须走入村民家,给孩子们脖子上戴上红绳子,意思是保佑平安、健康,活佛也因此得到得到藏族人们的尊敬,得到富裕藏族人家的捐助。 上了这个山坡,发现只是在半山腰而已,一条向右横切的盘升路是去来得的,向下的路,那条顺着江边通向远方的路是去碧土的。我对山中说:“飞过他们4月份就是从这里去碧土的”,感叹弟兄们上次来时,雨、雪较大,海拔4820米的说拉垭口雪深,无法翻越,受了很多罪。 横切坡度上升不大,过后,开始没完没了的上升路,看不出山顶在哪儿,脚跟处也疼痛难忍,只能强忍着,不想让山中担心。前两天,在负重去阿丙村的下山路时,那条坡度较陡、碎石密布的伐木小道,在我脚跟处留下了纪念,磨出了近一寸长、半寸宽的水疱,虽然,做了简单的处理,将疱挑烂,一次就用了三个创可贴,疼痛,还是在今天发作了。 还记得,这一路每天都清洗双脚,用50多度的白酒,将脚擦洗一遍,一来,可以消毒;二来,可以解乏;三来,可消除异味。难道是挑开了水疱发炎了不成?也懒得去看。 山坡上的植被,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从松树林到高山杜鹃林,唯一不变的是树枝上的松挂,随着山风轻舞,像是那信仰之路上的经幡,延伸到山顶,见证着这里的原始和为信仰而来的人。 想起了,大眼哥,不知道现在是在贡山,还是在大理,安全到达了吗?总之,认识一位不错的老兄,也是这次出行中最大的收获。山中,真是好老弟,这一路不是他精心照顾,我也很难走到这里。 走了很长时间,突然看到,篮球场那么大一块草坪,估计就里就是扎热吉利,随地而坐,观察四周,草坪不远处,有一间小木屋,攻略上说:“小木屋附近有水源,水量很小”,从而确定了判断。吃些饼干,喝点水,算是补充。 由于所带饮用水还很充足,由于脚部实在是很疼痛,因此离小木屋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也不想去看个究竟,心里想,除非要经过那里。 扎热吉利是乔木与高山灌木的分界处,山坡上的植物开始以高山灌木为主,也有一些松树分布其中。休息了10多分钟,继续向右沿着转经路前行,连续的一阵盘升,看到经幡,哥杂拉垭口到了。 没有停留,穿垭口而过,就开始急剧的下降,说它急剧,是因为坡度的确较大,几乎是垂直盘下,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石台阶路,大部分石台阶都为天然乱石组成,阶距较大,也有一些是人为摆放的。与山中一起跑着快速下降,脑子里想着在天黑之前到达俄扎拉扎营,因此也没有留下什么照片。 1个小时下到山腰,向右横切,林间铺满落叶的小道,很好走。接着又开始急据下降,拐弯多、坡度陡,碎沙石路面,较滑,等可以看到江的时候,却没有路直接到江边,而是沿着山势围绕继续下行。 漫长而急据的下降结束于一条小溪,过了小溪,又开始爬升,不过,不是太长的一段距离。此时,女赶马人早已走得没有踪影,向右转了个弯,沿着江边山腰小道开始下降,中途有2、3个岔道,凭借着对脚印的判断,一路追去。 终于,小路在一处滑坡地带开始陡降,所谓的路,只是在山洪冲下来的碎石堆上踩出的一串脚印,碎石堆坡度几乎有60度,路尽管是之字形拐来拐去,还是非常的陡,一脚踩下去,感觉无从着力,一些碎石向下面 路下到底,就是江边,向右沿着江边行走10多分钟,是一座小吊桥,这就是农扎桥,俄扎拉到了。远远看到对面的白塔、寺庙、转经桶。过桥后在白塔处与马帮汇合,休息期间,到旁边小商店买了饮料、苹果。攻略上说:“从格布到俄扎拉用时12小时”,他们是在下雨天走的,我们到这里快下午5点钟了,用了近10个小时。 这里的用水就是江水,多泥沙,要沉淀,真的不想用这样的水,但是也没有其它选择。山中提议继续走,时间还早,到来得村扎营,赶马人也说来得有干净的水。说实在的,我的脚跟疼痛难忍,伤口处是那种跳着的疼,我欲言又止,点点头,没有反对。 一上路,又开始爬升,左边山壁,右边临江悬崖,特别是前半小时是陡峭盘山路,可以看到江对面一个藏族村子,很是漂亮。 当人疲惫和有伤痛的时候,心里反而没有满眼风景,大脑所支配的就是眼前这没完没了的盘升路。上到一处小垭口,开始向左横切缓升而上,可以看到来得村子的房子,就这一段路也走了40分钟,等绕过来得村,经过了一座玛尼堆,来到山脚下一处围墙草地时(营地),已是晚上7点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dab4701000bi8.html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