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僧人50人,属宁玛派红教 拖拉竹寺 , 位于德钦燕门乡拖拉村, 现有僧人30人,属宁玛派红教 玉仙寺位于德钦县奔子栏乡牙隆村, 始建于公元1618年, 现有僧人33人,属达隆噶举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 位于德钦尼通村,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属噶玛噶举派 朝山Pilgrimage 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 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羊扶拐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转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据传,这项活动开始于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噶玛噶举系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3)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从那时开始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了700多年了。 登山日志 Climbing Record 梅里雪山的登山活动,从上个世纪初,就没有停止过 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败 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岳会,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5100米,因连续遭遇雪崩放弃攀登 1988年,美国克伦奇登山队,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4350米 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侦察队,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 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二次攀登),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 1991年1月1日-3日梅里雪山连降大雪,中方队员6人, 日方队员11人在5100米营地待机。1月3日晚22时30分C3营地与大本营最后一次通话。1月4日早晨失去联络,中日17名队员失踪。 1991年1月6日—20日,梅里雪山搜索队,攀登高度:5300米C2营地,中国登山协会4人1月9日到达大本营,西藏登山协会6人1月16日到达大本营,日本救援队1月20日到达大本营因积雪过深,雪崩频繁,1月21日终止搜索撤营 1991年4月15-6月6日,中日梅里雪山联合搜索队(日方12人,中方5人),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因连续降雪,雪崩频繁,被迫终止搜索 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三次攀登),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12月2日,日本方面预报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也证实了此预报为避免再度发生91年的惨剧,队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营。 以上资料来自中国户外资料网 梅里雪山就是这样的山,它让人们心生畏惧,放弃所有愚蠢的征服欲,这座至今没有人攀越的雪山,用它的俊美和威严,让人心怀畏惧与感激。 在珠姆郎玛峰时代,卡瓦格博却如此“高不可攀”,除了坡度陡和相对高差大等因素,地理学的解释是: 梅里雪山的冰川主要受印度洋气流影响,属于海洋性冰川,有运动变化快的特点。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像一条通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峡谷可以深入到山中。印度洋的气流每年给梅里雪山带来大量降水,所以梅里雪山上的冰川虽然夏天融化得很多,冬天的降雪也足够补充。 天气变暖以后,冰川海拔较低的部位开始迅速融化,由于失去牢固的支撑,高处的冰常常大片大片地坠下来,而更高处的冰即使没崩塌,也会向下稍许移动一些。冰川不断地运动变化使冰层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雪崩。 旅游环境 Politics & Government 德钦县总面积7273平方公里,总人口60085人,辖六乡两镇,41个村委会,470个村民小组,532个自然村,全县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回族、彝族、傣族、怒族、普米族、拉枯族、哈尼族、苗族、壮族、汉族等1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7.32%,藏族占总人口的81%,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德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茶马古道由滇入藏的主要通道。 德钦的治安环境良好,警力配备充足, 恶性案件很少,当地藏民不错。 但在游客多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随身物品 通讯 Communication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信号均已覆盖到德钦,飞来寺,明永和西当温泉等主要旅游区 飞来寺地区长途电话和ADSL宽带也已开通,只是大多数客栈没有申请,你可以去飞来寺 梅里往事 上网,刻光盘和倒数据,那里有当地最舒适的环境. 水电 Water & Electricity 除飞来寺外的地区水源充足,但飞来寺地区却严重缺水,好在每家都有自己的蓄水系统,但旺季,依然缺水,所以入住前,最好先确认是否有水洗澡,建议最好在一入住就洗澡,避免晚了没水的尴尬. 大部分客栈,酒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有没有热水要看天气,也有一部分使用电热水系统,如梅里往事,不受天气影响, 24小时有热水。 德钦地区电力供应正常,但每月也时有停电发生,飞来寺地区唯一一家有发电系统的是梅里往事,停电的时候,去唯一光明处的梅里往事吃饭,泡吧,听音乐,喝咖啡,到也十分惬意. 健康与医疗 Health & Medical 德钦地区平均海拔3380米,个别人会有高山反应,除身体状况外,大多是旅途疲劳和心理因素造成,不必紧张。梅里雪山到处是大河,溪流和森林,富氧含量很高,如有不适,休息一下就好了,完全不必担心海拔高度。 需要医疗急救,可拨打电话 德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0887-8412620。 也可请飞来寺梅里往事(0887-8416617, 13578360071)帮助,他们有吉普车,送病人是免费的. 书籍 Books 带本书去旅行,你会体验完全不同的感受,强烈推荐你要看以下3本书 一是《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作者詹姆斯.希尔顿 James Hilton, 美籍英国作家, 1933年出版,后经好莱坞搬上银幕, 使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世界闻名。 该书描写了“香格里拉”一个梦幻般的世外桃源,让世人向往不已……,书中三男一女开始了一次奇特,不可思议的历险,以致于他们自己都搞不懂是真实还是虚幻。可以这样来形容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而且,香格里拉这个地名就因这本书而来…… 在丽江的四方街和中甸,很容易买到这本书,如果不方便买到此书,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 http://www.shulu.net/wg/xsdpx/xsdpx.htm 二是 《朝拜梅里雪山》,作者黄豆米,详尽介绍了梅里雪山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讯,从旅游到朝圣,一部解读梅里雪山最人性化的书。 三是有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郑义拍摄的《梅里雪山》,那上面有梅里雪山最美丽的图片,这本摄影集比较贵。 这些书籍,你都可以去飞来寺 梅里往事 的书吧翻阅。 音乐,戏剧,舞蹈和文学 Music, Theatre , Dance & Literature 德钦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在这里“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德钦歌舞种类很多,有:鲁(长调),卓(锅庄),仪姆(情歌),庸(山歌),日(弦子),热巴,博升(刀赞),琼日(敬酒歌) 等 说唱有:当西(致辞),中西(唱诗),达博(马赞),卡加(幽默说笑),珍革(吟诗说唱)等 德钦还保留下来有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说唱,尤其是《甲岭之部》,十分珍贵 活动 Activities 梅里地区的主要节日活动有 春节 是当地人最大的节日,习俗受汉人影响,已几乎与我们相同 藏历新年 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 传召大法会 为佛教徒的每年最大的集会,各大寺庙都有酥油花展 箭友节 每年藏历二月在雍宗.西当村举行2-3天的射箭活动比赛 跳神节 每年藏历九月各大寺院组织跳神活动,祭神驱鬼,具体时间各寺各不相同 燃灯节 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一天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寺院和藏民都要燃灯祭祀. 弦子节,每年农历十月三日至六日在德钦举行 藏家人的生活 Local people’s life 藏族民居掩映于核桃林或茂密树林之中,以平顶土楼为主,通常叫土掌房或碉楼平顶民居, 为三层楼,土木结构,筑土为墙,开小窗,底层为牲畜圈,二楼是寝室,厨房和仓库,三楼是打晒粮食的平台,经堂,平台一角是煨桑台,插经幡. 日常劳动一是放牧牛马羊,二是种地,生产小麦,青棵和玉米 同整个青藏高原一样,这里的婚姻方式有:母系氏族社会的一妻多夫,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和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三种婚姻方式并存. 丧葬习俗依然有火葬,水葬,天葬,土葬和塔葬五种形式,土葬为最坏,塔葬级别最高 语言 Language 在这里的藏区,你不会遇到语言问题,大部分藏民都会说普通话,但不标准,应该叫云普 对于外国旅行者,如果语言不通,可以去梅里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ili Snow Mountain),老板和老板娘都有英文接待和英文menu,很多老外都泡在他们家. 你在藏区旅行,建议你学会以下藏文,会增加旅途愉快 阿尼(大爷) 阿玛(大妈) 阿吾(大哥) 阿日(大姐) 布姆(姑娘) 普色(小伙子) 加农(谢谢) 玛机(再见) 沿途风光 从中甸至德钦,从海拔3000米下到海拔2000米的奔子栏,再回到3000米后,翻越海拔4290的白茫雪山,沿途的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美景奇观让人目不暇接。 海拔高度 Altitude 白茫雪山4290,德钦3250,飞来寺3400,西当温泉 2200,南宗垭口 3700,上雨崩 3200,下雨崩 3050,神瀑 3400,笑农大本营 3500,神湖 4350。 雪山观景View Snow Mountain 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季节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节是10月底后,天气晴朗,空气洁净,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 其他时间,要看运气,一般在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更容易看到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