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岫庵 |
[游记]云岫庵 |
2007-08-03 |
更多嘉兴风景... 云岫庵位于鹰窠顶山腰,海拔150米,庵名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点出了庵的雅致幽静。 云岫庵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962)。庵建成后供奉观音。一千多年来,云岫庵曾五废五兴,明朝中叶为鼎盛时期,当时普陀山屡遭倭寇骚乱,曾有僧尼来此避难。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因香火旺盛,日夜难以安宁,听从龙女献计于晚上跨海来此休息,后走漏消息,善男信女闻风而至,故有“夜普陀”之称。到了清咸丰年间,庵内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1983年县政府重修云岫庵。1993年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云岫庵为宗教活动场所。 云岫庵依山而筑,横向布局,中为殿堂区,左为游览区,右为生活区。在中轴线上,我们可以看到刻有“海上名山”的照壁,进山门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云岫庵”匾额,门前有一明代银杏,高达20米。进门过鼎炉后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和藏经阁。庵内有一雪窦泉,滴水成池,泉水清澈甘甜,终年不竭。观音殿两侧配殿内供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化身和三十二应身像,配殿内有一“鱼洗”铜盆。 [详情][大事记] |
原始链接:http://www.tuniu.com/places/12285 |
转自: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