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溇水时空-古桥古树古城墙-屏山躲避峡游记

[游记]溇水时空-古桥古树古城墙-屏山躲避峡游记

2007-07-16    

向端生

2003年9月25日,秋高气爽,应向益民之邀,游容美土司爵府屏山的躲避峡。

是日,天气晴好。我们每人骑了一辆二轮摩托车,上午9时出发,但只骑了10多分钟的车,到了银珠寨,修筑屏山村村级水泥路的施工队伍将我们拦住了,才铺的水泥路面,禁止车辆通行。我们只好将摩托车寄存在路边一农民家中,步行上屏山。

屏山村的文明新村建设,其帮扶单位是鹤峰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向益民是其派遣的住村工作干部。因而,沿途都有事,我们也就走走停停。先后到了十几户农民家中,看其羊圈修建情况,沼气池的修建情况以及羊崽的长势情况。中午12时,我们才到了屏山村一组田桂庭老师的家,田桂庭老师正好在家,他给我们指了到躲避峡的路。

几公里的下坡路,我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躲避峡的古石桥和古城墙等文化遗址处,也才感觉到屏山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确深厚无比。其开发价值的确不可低估。古石拱桥修建于何年,因其功德碑破裂和风化严重,字已无法辩认,鹤峰县志无记载,便无可考证了。桥宽2米、长约10米、高约30米。非常奇特的是桥拱的顶部内侧正中部位长有一棵粗2.3米,高约30米的古青冈树。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那么桥至少也有400年以上。因为100年左右的石桥是不会长树的,更不会长出如此粗大的古树的。

从古石拱桥所在地向屏山上行约200米,我们见到了几处古河床地质结构的堆积物,可见这里在远古时代是一处宽大的湖泊或河滩地。亿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将湖岸撕裂一条缝,便有了五尺门和龙渊峡这一奇险无比的峡谷,将“躲避湖”的水挤出峡谷,注入娄水,“躲避湖”也就变成了躲避峡。

从躲避峡朝屏山再上行约400米,一道古城墙横在路边,这道古城墙从五尺门上面的金竹园到屏山村七组余家下面的崩山溪,总长约2000米,高在5米以上,将屏山所有没有悬崖峭壁障绝的缓冲坡地全部封死,与其他的悬崖峭壁共同形成了防卫屏障。城墙的中间部位仅有一个宽约一米左右的城门口子。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据当地居民中的老者介绍,“据祖辈们传说:这是土王建设的城防设施,土司王在屏山的躲避峡设有三道城防设置,其中一道水城,两道石城。”水城就是深而湍急的河水,只要有一名勇士在桥头堡上镇守,就是有百万大军也难以通过。从水城到第一道石城约100米左右,城墙是麻条石砌成,当年没有水泥,工匠们便用石灰和糯米作为粘合材料,建造得异常牢固。可惜的是这道约一华里的古城墙在1976年屏山村修建五尺门水电站时拆毁用于砌了渠道。第二道石城相对而言砌得粗糙一些,不全是用的麻条石,但其长度比第一道城墙长,城门也被拆毁,其它墙体尚存。

下坡难走,上坡就更难了,虽是秋月,但我们仍走得汗流夹背。向益民说,看了古桥上长的古树这一奇观,就是再累也觉得不虚此行。

屏山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很多,如万全洞、铁锁桥、爵府老街等等景点已有文章介绍,笔者不再赘述。单就屏山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谈点粗浅的看法。

通过躲避峡一游,笔者发现,屏山是由四道大峡谷托起的一艘巨轮。北有甲马峡,西有雕崖峡,南有龙渊峡,东有躲避峡。虽然四条大峡谷没有对屏山形成全包围,但其基本格局已成定势。只要燕子桥电站水库建成装水,四条峡谷就会将这一巨轮托起,到时屏山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笔者以为,开发屏山的旅游风景,不能局限于屏山顶部的人文和自然景物,还要与四周的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如留驾司的奇异传说,甲马峡的排空巨浪,白泉河的千丈瀑布,二等岩的上下天梯,两河口的风雨桥,雕崖峡的天险公路,燕子桥的湖光山色,龙渊峡的五尺门和一线天,躲避峡古石桥和石城遗址,秋台和岩屋坪的山间人家,以及与七丈五连接在一起的木林子主峰油池的原始森林等等。还可与董家坪形成一个旅游风景带。还可考虑从雕崖架设索道到万全洞到屏山等等奇险设施,供游客探险和猎奇。
……

屏山的确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但作为旅游开发而言,又如在孕育期间的婴儿,其前途无量而又还须人们为她费其心血加以呵护。

作者单位:鹤峰人大常委会
邮政编码:445800

原始链接:http://www.lsst21c.com/list.asp?articleid=583
转自:5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