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宁波文峰塔旅游,文峰塔自助游攻略 |
[游记]宁波文峰塔旅游,文峰塔自助游攻略 |
2008-02-06 51766.com |
文峰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虽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考验,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壮观。 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为国内外所罕见。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座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修建历史: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故原名天宁寺塔。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结构建造: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我们再来看一下八根龙柱之间的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西南角的这幅是释迦佛说法像。 我们可以看到图里的人物已经明显中国化了,人物的线描画法也完全是中原式的,说明释迎牟尼这位西方的圣人那个时期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而且,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当时的浮雕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也可以感觉到那个时期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向往美好、和平的心情。 请大家随我进入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上到塔顶。由于楼梯向上越来越陡,请大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现在来到塔顶平台,我们看到塔顶正中耸立着的是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塔刹,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塔刹极为相似。塔顶四周为l米多高的女儿墙,平台可容纳200余人。从塔顶向四周看,可以看到古城安阳的全貌。明朝时期我们这里被称为彰德府城,周长9里l13步,大小街道90多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现在,文峰塔所在的行政区叫做文峰区。 为了改造旧城区,安阳市政府实施了五路一桥工程,对路面进行了美化、亮化,文峰塔周围的这条环形道路--文峰大道,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为了保护文峰塔,维持安阳古城原貌而专门设计的。这条路周围的新建筑群,包括路灯也都是仿古代的,为古城又添了一道舰丽的风景。 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游览文峰塔后挥毫赋诗:“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
转自:http://www.51766.com/img/nbwft/4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