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达蓬山游记 |
[游记]达蓬山游记 |
2007-07-16 baidu.com |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概然。浪中鼓万叠,鲸背血千年,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徐福东渡的故事耳闻已久,总希望能亲自观瞻那个神秘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当吟起这首黄宗羲的《达蓬纪游》时更激起了笔者游览圣地的无限向往。 于是找了个时间和同事们一起游览了达蓬山。它座落于慈溪市东部的三北镇,位于翠屏丘陵东端,系四山余脉,海拔442米。 达蓬山原名香山,因山上有香草而得名。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第五次东巡,曾来此派遣徐福东渡出海。秦始皇将香山赐名为达蓬山,意思是从此处可以到达达蓬仙境。 从此,达蓬山的名称就沿用至今。达蓬山因徐福东渡的故事而闻名,因此吸引不少文人、才子来此吟诗作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徐福文化相互渲染影响,使达蓬山名声远播。 进入达蓬山首先来到了佛迹寺,它始建于唐天宝6年,即公元742年,据说北宋有一高僧惟实,俗家富阳,一夕有神托梦与他称达蓬胜迹名山,适宜坐禅修心,于是惟实前往浙东达蓬,修建寺院,并终栖于此。此寺院历代有修茸,原有三大殿,现仅存一殿。 在佛迹寺以西,有一佛迹洞。洞深八余丈,在入洞口处有一硕大的脚印,据称这是大慈大悲的观士音菩萨留下的足迹,她从此处一跳便跳到了普陀山。但也有人说此非佛迹,而是秦始皇为登高求神而跨步留下的“帝武”。 不管是“佛迹”还是“帝武”,达蓬山因为有仙人和皇帝曾到此而更添神秘色彩。求仙亭是秦王求仙之处,它位于达蓬山的至高点,是山岗上的一块平川,也是视野最开阔之处。站在求仙亭上向下望去苍松翠绿,风景如画。相传始皇帝在此东观沧海,看到海市蜃楼,误认蓬莱仙境,就在这里祭天祈祷,后遣徐福自达蓬山出发东渡求仙。 说到徐福东渡自然要提到秦渡庵,它是现今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徐福东渡的历史遗址,非常的珍贵。秦渡庵位于佛迹洞之东,原名古庵址。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亲笔书写了“秦渡庵”三个字纪念徐福东渡对日本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据考证,日本的羽田、福田等姓都是徐福的后裔,羽田孜也承认自己是徐福的后代。 当年徐福东渡时带领三千童男童女的浩大场面我们是再难见到了,但是的历史的画面被定格在了一崖壁之上,此崖名为:摩崖画像,西邻秦渡庵,画像高1.2米,宽3.5米,崖上刻有汹涌的大海和海上颠波前行的般只,有飞翔的凤凰和腾跃的麒麟,有怡卧船上的孩童和倒骑驴子的仙道。画面虽然历经风雨但还是清晰可辩,生动壮观。 徐福东渡将中国的文化、畜牧、制造、纺织等技术带到了日本,改变了大和民族当时落后的状况,对于推动日本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达蓬山也将名垂青史。 |
转自:http://hi.baidu.com/%0BF%0C0%0BF%0C9/blog/item/93655266a9534026ab184cbb.html4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