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沪杭游记(五)---六和塔 |
[游记]沪杭游记(五)---六和塔 |
2007-07-21 live.com |
October 07 滬杭遊記 (五) --- 六和塔 9月2日星期六,16:00,於西湖景區逗留了短短不到兩個小時,從蘇堤南邊出口乘公車趕往六和塔去。為什麼要選六和塔呢?可能是受到金庸的影響吧!記得小時候讀其所著的『書劍恩仇錄』,最深刻一場,是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挾持乾隆皇於六和塔中,要他訂下與紅花會結盟反清的協議;後來,看過TVB翻播鄭少秋、汪明荃擔綱的電視版『書劍恩仇錄』,對這一場的印象就更是深刻。為什麼金庸會選六和塔作為這一場的場景呢?一直都有點好奇六和塔是長成什麼樣子的。 不消15分鐘車程,便到達了六和塔公園門口,向售票的大姐查問何時關門,回覆說:『還早呢!』,於是買了票(RMB30),就裡面走去。不久,目標已在視線之內,眼前的六和塔,看來有十多層啊,要登頂觀景應該要花不腳力吧。可是,走到塔底,細閱了一些簡介,才知道六和塔原來是外看13層,塔內只有7層,『七明六暗』,是中國古建築的一種特色之一。而且,六和塔始建於北宋年間(約公元970年),為航行於錢塘江的船家指引之用,期間歷經破壞重修,現存內部磚石結構是南宋時留下的,外層的木身結構則修建於清光緒年間,所以六和塔是最少也有100年以上的古蹟,因此也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步入塔內,已嗅到一陣酸臭味,可能是天氣實在太悶熱,加上江邊的潮濕之故,惟有本著登頂觀錢塘江之心,一鼓作氣便向上爬。還好尚算年青,不用15分鐘已上到塔頂。從塔頂向南望去,便是知名的錢塘江,在新聞上常常會有報導每年一遇的錢塘江大潮,其聲勢之浩大,令人嘖嘖稱奇,當然,今天不是時節,未能親眼一睹奇景,只能加以幻想。 於塔頂吹風約20分鐘,期間遇到的遊客不多,只有兩批共6人,都是自助遊的,想來,旅行團也不會安排到此『發霉塔』觀光,免得客人投訴吧,不過,我倒是蠻喜歡這陣『歷史的味道』,又使我想起金庸在『書劍恩仇錄』的後記裡提到,他在自小長大的海寧(位於杭州附近的鎮)聽過不少當地關於乾隆皇是漢人的傳說,加上乾隆皇多次下江南,才會誘發他構思了『書劍恩仇錄』這個故事出來,有機會的話,下次還要看看乾隆皇在江南的其他足跡! |
转自:http://marcokit.spaces.live.com/blog/cns!E1C7BDF9947F2C6!130.entry3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