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杭州宝石山冬阳

[游记]杭州宝石山冬阳

2008-05-22    live.com

12月9日

一、起言
今天照例去的图书馆,漂亮MM又一次来怂勇我翻山越岭,上礼拜明明已经陪她去宝石山上采风过一次了,可是因为只翻了半座山,漂亮MM对那头山脚下的杭州风味小店的面条念念不忘,今天第N次来怂勇了,我也不好再拒绝,只得挤出读书时间陪她去寻古访幽。
说到宝石山,杭州人应该都知道的。老西湖十景里有个叫“宝石流霞”的。说的就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宝石山因为岩石材质的缘故,远远看起来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发光,因此得名。关于宝石山,还有座很著名的保叔塔,关于这些,现有的说明应该不少了。别人说过的,我也就不像老学究一样胡讲了。但我个人认为,站在西湖边一公园的位置,落日时,看着宝石山,其实最美的是那些漫天五彩缤缤的云霞,衬上非常沉静的宝石山作为背景,才成真正形成“流霞”二字,不过这是题外话,今天姑且就不提了,但是宝石流霞真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还是再罗嗦上这一句罢。^^
以往的宝石流霞都是在一公园那儿观赏的。所以真正说到宝石山,我感觉外地游客还是比较少的罢,至少客流量是绝对比不过其他景点的。平常宝石山上真正多的,还是些杭州的老头儿老太太们,煅炼的,唱戏的,在这儿聚集打打牌,嗑嗑瓜子的,还真是不少的。

二、山脚
山脚下风味儿也好,从曙光路这入山有一条不算短的引路,造得精致典雅的,路边就有一大片非常漂亮柔软的草坪。平常阳光好的时候,这片草坪子,就是全家乐乐搭帐蓬晒太阳看书的好去处。真的挺好的,有山有坡还有树。说到树,不得不提一提路口上岛咖啡门口那棵五百年的老樟树。着实是非常美丽的,仿佛经过雷电似的,粗粗的主干树身上,有非常明显分成两半的痕迹,中间露出米色的比较年轻的皮肤,似乎预示着老树所经历的漫长岁月。正是在曙光路这条现代化的马路边上,对照着先进的陈经纶体育馆、世贸中心和图书馆,现在,也只有这样一棵老樟树,能曾经证明在这块土地上流逝而去的古老的岁月吧。
民俗园正建在山脚,没进去过,但每次上山必经,最走惯的一条路就是这条了。在经过时,能听到那些园子里传来的软绵绵的越剧,便很容易让人有好感的。
过了民俗园,山路便渐渐有了向上的坡度,这条路估计是最近几年整修过的,石阶条理分明,清清楚楚,小道两边满是翠竹夹道,同行的漂亮MM在身边又一次感慨,这片竹真的好漂亮呀。我赞同地点头,一进山,原本游客便不多,这样郁郁葱葱,便更衬得有些小径通幽路的上好风味了。
顺山道而上,先看到的便是白沙泉,无数次经过这个泉,无数次还是会感慨,没有泉的泉水,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呢?耐人寻味呀,MM说,不是没泉,是泉在山上而不外涌吧。在我看来,一年四季来了,大约只有雨季,才能在这儿看到零星水花,着实也是挺遗憾的。

三、紫云与紫霞
宝石山并不高,据说最高处也只有200米,这就决定了,其实上山不久便已经到了山中的一半。过了白沙泉,上去不多山道,打个弯,右手边便有个感觉是新出的天然大岩洞。因为尚未开发的缘故,现在还是黑黑的,夏天应该是纳凉的好地方,不过现在是冬天,我们便也不去寻访,再上去点,便是牛皋墓,这是个新翻修的景点,既是景点,相信也一定有相应的说明可考,也不再详细游览了。这里起首便有了三条叉路,右手上去是宝石茶室,平常也就是些杭州本地人来坐坐的罢,左手过去前点,过了老的宝石山示意图左上,便是葛岭的初阳台,这里宜早去看日出为宜,向前去,再过去点下山便是岳庙的出口。我跟MM选了右上。N年经过这里,不曾往上去过,便选了右上的路,上去看了茶室,茶室非常幽静,不知道是午饭时间没有游客还是平常便是如此,茶室尽头,便是紫云洞,小时候仿佛是来过的,洞口边有人摆了佛家还是道家的像,正在点火点烛拜祭,这山上的洞都是佛道不分,没戴眼镜的我也一时分不清楚,只是下了紫云洞里看了一看,洞里不深,但很空旷,里面有白白的塑料桌椅叠在一边,相信在夏天的时候,这里一定热闹非凡。我跟MM时间有限,便返回茶室这里,取道另一边的门下去,有一条平稳的山路,应该是西南方向吧(我有点东西不分,如果说错了,各位也不要取笑),总之是一条平稳的山路,走过去,听MM说,尽头有很大的平地,早上也很热闹,一路走过去,左下边便是方才上来的小道,中间是抱朴道院,隔了那些交错的黄墙白瓦,还真颇有点道家胜地的味道。尽头一看,原来便是传说中的紫霞洞,说是紫霞洞,却是一时没找到洞在哪里,只是山墙上有些佛像在那里微笑着,稀稀落落的人们在下边点火点烛,旁边倒有两张故意做出来的石桌,大约有拜过佛的本地大妈大姐们,在这里围坐,仿佛是在玩牌聊天吃东西,居然还有现成的沙发垫子,晒着太阳,看起来,着实是非常舒服啊。
我和MM都有些不安份的因子。MM说我带你去往上,还有好地方,有个老太太守着的。我们便又往上,果然,上了顶,还是有一个洞,叫什么名字倒是记不清了,墙上有三龛色彩分明的佛像,这里依然有香火的,而且远胜紫云和紫霞洞,有个白发苍苍,身着中山装的老奶奶,已经圆得分不清是人还是面团子了,娇小的样子,身手也不甚俐落,腕上戴了原来的蓝色袖套,在石佛底下一个堆砌起来范围不小的石堆里架了个锅子,不知在煮些什么,一看模样儿便是长年进驻此地的。这洞府倒是好的,居然还在右边有个山井,关于这山里到底有水没有的问题,在这里倒是得到解决了,一个大伯在那里一桶一桶地往上打水,那水居然清澈见底,模样儿一点也不差那个虎跑泉半分,就是不知道味道若何了。想想看,这也该是宝石山西面了,应该就是传说中有明代提刻的“一勺泉”罢?
同行的MM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研究山井那会儿,她正观察老奶奶的锅子。等我们要下去时,终于,她忍不住和颜悦色地问了一句:“奶奶,这锅里是在煮什么呀。”原来也不打紧,拜佛的老头老太们都是非常善心的,一般来说是都会微笑作答的,却不知,一语既出,哪里招惹到了那位娇小的婆婆,她站在锅子边上,好像小孩子子在捍卫自己仅剩的糖果,警惕地反诘说:“你问我煮什么做什么?”我们语塞,“呃……只是问问。”

转自:http://shoping8611.spaces.live.com/Blog/cns%21FCCF5A47C34D5A0C%21894.entry6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