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藏族风俗体验 介绍: A、虎跳介绍: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虎跳峡位于中甸县虎跳峡镇境内,是玉龙雪山及哈巴雪山的交界处。分上虎跳、中虎跳及下虎跳。万里长江在此避关夺隘,惊涛骇浪在深峡中激荡奔涌。“虎跳峡天下险”,但这个“险”中却蕴藏着夺人心魄的壮美,正是这种“险”,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到此寻幽探险。 B、梅里雪山介绍: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 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羊扶拐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转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据传,这项活动开始于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噶玛噶举系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3)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从那时开始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了700多年了。 C、梅里地区风土人情: 春节:是当地人最大的节日,习俗受汉人影响,已几乎与我们相同,藏历新年 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传召 *** 会 为佛教徒的每年最大的集会,各大寺庙都有酥油花展 箭友节 :每年藏历二月在雍宗。西当村举行2-3天的射箭活动比赛 跳神节:每年藏历九月各大寺院组织跳神活动,祭神驱鬼,具体时间各寺各不相同 燃灯节: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一天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圆寂日,寺院和藏民都要燃灯祭祀。 弦子节,每年农历十月三日至六日在德钦举行。 D、藏家人的生活 藏族民居掩映于核桃林或茂密树林之中,以平顶土楼为主,通常叫土掌房或碉楼平顶民居, 为三层楼,土木结构,筑土为墙,开小窗,底层为牲畜圈,二楼是寝室,厨房和仓库,三楼是打晒粮食的平台,经堂,平台一角是煨桑台,插经幡。日常劳动一是放牧牛马-羊,二是种地,生产小麦,青棵和玉米 同整个青藏高原一样,这里的婚姻方式有:母系氏族社会的一妻多夫,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和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三种婚姻方式并存。 丧葬习俗依然有火葬,水葬,天葬,土葬和塔葬五种形式,土葬为最坏,塔葬级别最高 你在藏区旅行,建议你学会以下藏文,会增加旅途愉快: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阿尼(大爷) 阿玛(大妈) 阿吾(大哥) 阿日(大姐) 布姆(姑娘) 普色(小伙子) 加农(谢谢) 玛机(再见) E、中日登山队山难: 从1902年开始,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等数个国家的多个登山队数位登山家,无数次想要征服这座与人为亲、与人相近的山,但都一一失败。 听雨崩的村民说:每次有登山者到来时当时他们村民全村人老人在家里念经,年轻的到登山大本营念经:他们不是为登山者祈祷而是让他们心目中的神山显灵。他们所念的意思大至是这样的《“阿尼卡瓦格博”我们世代朝拜你,现在有人要把你头踩在脚下,还是欺负过我们中国人的日本人。如果你真的我们心中的神山,你就发怒吧。如你这样也不会发怒我们再也不会朝拜,从今以后你再也不是我们的1阿尼卡瓦格博。你也不是我们的神山。》 1989年9月,中国和日本组成联合登山队,第一次尝试攀登,结果到海拔5500米左右因天气突然转变不得不撤离;990年11月到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经过精心准备第二次进行攀登,出发前,队伍中年仅23岁的向导、当地雨崩村的藏族小伙看着万里无云格外清新的雪山大喊:多漂亮的山啊,我真想躺在那里永远不回来! 而就在那一年,山顶突然发生雪崩,巨大的气浪把大本营附近数百米宽、几公里长的高大原始冷杉林齐唰刷斩断,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是卡瓦格博仍在震怒,因为人类的一再侵扰让卡瓦格博非常愤怒!几年后,当地放牛的村民在离当年登山队宿营地数公里远的明永冰川融化的冰层中,发现了星星点点失踪队员们的遗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