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色游记:永不飘逝的怀念-宋庆龄陵园纪行 |
[游记]红色游记:永不飘逝的怀念-宋庆龄陵园纪行 |
2007-07-28 |
冒着淅沥的冷冷冬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1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上海宋园路上的宋庆龄陵园,专程瞻仰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记忆中,宋庆龄陵园是一处庄严、肃穆、幽雅、宁静的地方,但当记者来到陵园门口时,却意外地发现这里正在大兴土木,整个陵园变成了一片繁忙的工地。大门已紧紧关闭,从一侧的小弄堂绕进陵园,只见所有的主干道都在翻修,一些园林景观也待重新布置,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的“宋庆龄纪念碑”已被精心地包裹起来,宋庆龄汉白玉雕像和宋氏墓地也被绿色的尼龙丝网隔离开来,三五成群的建筑工程人员都在各司其职,紧张忙碌地工作着。 “我们正在进行宋庆龄陵园建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和大修,按照总体设计规划,总投资预计可达2.4亿元。”正在工地忙上忙下的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处长伍伯容抽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一期工程去年12月3日刚刚开工,今年4月5日清明节前必须完成,所以工期很紧张。” 宋庆龄陵园的前身是上海的万国公墓,1916年由上海商界名人经润山私人投资创建,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和母亲倪桂珍在这里购买了一块145平方米的家族墓地。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病逝后,遵照她的遗愿,将骨灰安葬在她的父母身边。1984年宋庆龄诞辰91周年时,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宋庆龄陵园”。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宋庆龄陵园的占地面积逐步扩大,如今已有151亩,此外还有60多亩仍在规划中。此次大修,首先要将陵园地下杂乱无章的管线统一规划、重新布置,将园内水泥路面的主干道改造成花岗岩路面,在保持庄严肃穆的园林氛围前提下,增加绿化的品种和层次,重新装修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等园内建筑。 此外,由于陵园周围的发展,一些高层建筑还破坏了园内东西方向的天际线。在新的规划中,陵园将重新修建一条南北方向的天际线,并新开一个南大门。南北天际线将陵园分成南区和北区,北区主要是纪念瞻仰区,南区则为宋庆龄生前十分关心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心,将新建许多功能性设施。“等到所有的规划都付诸实施,相信人们来到陵园肯定会眼前一亮。”伍伯容处长自信地展望说。 坐南朝北的汉白玉宋庆龄雕像今后将正对南大门,接受人们的瞻仰和纪念。如今,雕像虽然被隔离保护,但记者注意到,隔离的尼龙丝网上仍然挂有人们敬献的花篮,雕像身后的宋庆龄墓地边,也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大束康乃馨。 人们永远缅怀中华民族这位伟大而杰出的女性。在她诞辰110周年之际,她在上海生活了15年的故居、淮海中路1843号一幢白墙小洋房里,也将举行一座新雕像的揭幕仪式。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一些研究机构纷纷组织座谈会缅怀她的丰功伟绩,她193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今年春节前夕也将在上海举行大型慈善义演,募集资金救助血癌患儿。 更多的人还通过互联网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怀念。在Netro纪念网站上,网友们纷纷为她献花和点烛。一位网友深情地留言说:“有人将您比作香飘全球的玫瑰,有人将您比作挣脱枷锁的雄狮,也有人叫您中国的良心,可我认为,将您比作一位渴望世界永远和平的善良母亲最为恰当。” g |
原始链接:http://www.jyzlw.com/Article/2007-1-8/14084.html |
转自:4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