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是个古老的寺院。不仅仅因为它古老,还因为它在西湖的旁边。 中国的名山名寺很多,但是大多在北方,在南方而且香火兴旺的恐怕仅仅有灵隐寺一个。 去杭州的路上,心里就想到,到杭州一定是要去灵隐寺的。在我记忆里,我去过比较著名的几个寺院,一是邯郸的大乘寺,二是内蒙的大昭寺,三是武汉的一个依山而建的寺院,再就是这个灵隐寺了。 对于这个灵隐寺的灵气,我给江南的星星和宝宝写文字时候,听他们说过这个寺院,当然还听过其他的佛教界的朋友说过这个寺院。天长日久,这个寺院就在我的心灵上树起高大的形象,去杭州不去灵隐寺,那是无论如何不行的。 佛教讲究缘分和“立地成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缘分 ,人和佛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缘分,而且是更重要的缘分。缘分就是相遇,相遇有了很深的体会才是缘分。在我和佛教之间,少年时代爱读印度的泰戈尔的散文,而初步知道了佛教,而后习练打坐,更进一步接近了佛教,而2004年的父亲的疾病以后,我就更系统地研究了佛教的比较系统的理论,确实认为它是一种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不是迷信。 人的智商是有限的,在我的前半生和已经来到的后半生,有大量的无法解答的问题,有太多 的迷惑是无法用一般的问答去解答的。在我们看不见的命运的后面,有一只自己的看不到的手在操作着的,无论是幸福也好,受难也好,无论是顺利也好,坎坷也好,肯定是存在着无法看到的东西。也就是说,人是无法摆脱烦恼和苦难的。在一切的无奈面前,人只有自救才是出路,才有佛教,才有佛祖的学说。 有宗教的精神照耀,人的血肉之躯就显得龌龊不堪,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越来越理解 弘一法师的归依的态度的决绝。弘一在归依之前,是风流的,是学问的,是四达的,他可以在尘世的范围内得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是,得到和失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的,河北有一个著名的才华横溢的年轻的贪官李真,当身陷囹圄,记者问他时候,他说:“宁可不要这样多的荣华富贵,也是要自由的”。这个人在临死前,毕竟说出了一个人人生的境界“自由”。 我们可以经常地问问自己:“你有自由吗?” 有的人有了很多钱财,还是不快乐,感到自己没有自由;有的人做了很大的官,可是出行总是要事先让好多的人设计好,让好多的人跟着,他觉得没有自由;有的人在物质世界上达到了……可是还是没有感到自由。 自由是内心的感觉,是内心的结实,是内心的明亮。宗教的位置就在于给人们开辟了一条这样的通道。可是我们中国是一个无宗教的国家,我们的现在的宗教大都是外国传进来的,不是原生的。佛教传进中国历史比较长,已经在中国形成好的流派,有幸研习佛教,并且去努力参透一些平俗的事物,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邯郸,不定期去大乘寺参拜已经组成我的生活的一个 组成部分,我在佛的塑像前忏悔着自己的罪过(一个人有忏悔的态度太重要了),同时把自己在一年内、一月内、一周内想做的事情说给佛听,同时不断地总结和计划下去,使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有益,而决不是有害,所以,在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构成和即将构成对他人的损害的时候,就悬崖勒马,使自己站着做恶较少,或者是有小恶就立即不安的境地。佛教是讲究轮回的,我对我的前世的事情是说不好的,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生命里程里,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像毛泽东说的:“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我在杭州,一日游的旅游车,从梅家坞出来以后,就直到灵隐寺,车停稳以后,我按照导游的介绍,到一个店里买了一束99个和尚诵过经的佛香,进入寺院。天气奇热,路经“飞来石”,也顾不上看它,就到寺院。寺院里有四座殿,主殿依山而建,香客在山门外只能对佛像仰望。正是农历十四,殿里有和尚的诵经的声音。我在殿的外面按照导游的指引把香燃着,向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礼拜(一种特殊的礼仪),闭目内望,内心一片明亮,这是我所欣慰的。我向佛像默祷了祝福女儿的话,就拾步出来,一路上竟然行走如飞,全然的那种找到自由的感觉。 出了山门,没有坐旅游车,放弃了去黄岩洞的景点,赶着去火车站,一是赶火车,二是与一个年友约好在火车站小别…...瞻礼灵隐寺就一瞬过去了。 至今闭目默念,灵隐寺里的明亮还在眼前。(启蒙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