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雷锋塔游记

[游记]雷锋塔游记

2007-07-19    tuniu.com

久闻雷锋塔是倒掉了很久了。原来的土砖承受不了日日夜夜风雨的侵蚀,倒掉也就倒掉了。日前路过西湖,远远望见重修的雷锋塔,心中还是有一阵的愉悦;毕竟是西湖十处胜景之一,那弧形的青色山头上若没有尖尖的一个塔儿,总是会觉得少了点什么的,剪影都会少了些美感。

朋友提醒我,你去到雷锋塔会有异样的感受的。我望向它黄金铸造的闪闪发光的塔尖,心中想,大不了粗糙俗气一些,又能怎么样呢?一般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工程“,总会有好大喜功的人群主观地添加些不伦不类的造型。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来到跟前,发现有高墙将整个山头密密围起;一定要买昂贵的票,才能进入;还得把票小心插入电子检测口,卡轮转一圈后,游人方得入内;严谨如地铁口,且有专人看管,马虎不得。票弹出来后,便可留作纪念;如信用卡一般大小,灰色的硬质地,上面只有个并不精美的雷锋塔的图案。

入得内来,抬眼就可望见雷锋塔傲然高高在上,需得拾阶而上,方能靠近。这下明白了这票为何不便宜:原来有一座崭新锃亮的室外电动扶梯代替了原本古朴的青石阶,用以方便游人攀登。扶梯两侧虽然还是有普通的石阶,在着新时代的产物面前却不免沦为了配角,似乎还带些落魄寒酸的气质。虽然有朋友提议沿石阶而上,体会一下旧时情趣。我却坚持一定要“乘坐”这豪华的电动扶梯,估计门票的价值有很大部分包含在这里了。于是我们很舒坦地扶摇直上,只消片刻,就来到塔前,果然有效率。

猛然间惊见塔两侧赫然而立玻璃方柱两个,一左一右,对称而绝不和谐;仔细分辨,发现那是观光透明升降梯两座 - 看来连登塔也具备了环保卫生的功能。为了不枉付门票钱,我再次决定也试试这电梯登塔法。仍然很快,一下就攀至塔顶;然而缺少了登塔的情趣,却多了一种如鲠在喉的感受。就说这塔吧,从外形上,虽然基本没有了原来古旧砖塔的形貌,但还算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塔。然而除了壳,里面却完完全全是现代建筑的构造;尤其是一楼,还特意做成无外墙镂空的效果,让游人一眼便可看到里面的大片的玻璃和钢的柱子。也许设计者想要特意营造一种古典和现代结合的效果,我却看着有点不伦不类。记得原先学古建课,有三种理论可以应用到古建保护上。其中的一种,就是模仿古建的外形重建,而内部则是现代设计;但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条件限制或者有特殊的商业目的,是很少这样做的。因为这种做法,是妥协和无奈的做法。一般复古的建筑,都会尽可能地复原全貌;尤其是在西湖这样一大片古迹保护区里。

塔里的内壁上,镶嵌了许多精致的木浮雕,人物栩栩如生,景色也刻画得不错 - 比如万顷西湖水波荡漾的美态。有一组是白蛇传的故事;另外一组是释迦摩尼的故事。塔的地下一层则陈列了旧雷锋塔的遗址,一层层参差突兀的青砖,倒塌在那里,倒也从残破中显出一种壮观来。值得一提的的是这遗址上到处是游人抛洒的钱币,除了亮闪闪的硬币,还有大大小小凌乱的纸币。居然还看到不少面值百元的人民币。不知道把钱这样恣意地扔在古迹上究竟寄托了什么样的大众思路?我还注意到似乎有人刻意想把硬币扔得更高一些,扔到最高的那几块砖上;难道扔上去了,好运就会随之而来?或者,只是一种竞技和游戏的态度?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08 次, 发表于 20点46分, 推荐给好友

youyou2去过的地方 更多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142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