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洞天-------雁荡山游记之三(原创) 灵峰洞天 从灵峰停车场踏步前行,如果能挑一个晴朗的傍晚,这一边夕阳渐下,那一边有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那确实是最好不过的啦。 夕阳中的灵峰远看象昂首兀立、双翅欲展的灵鹫,郭沫若有诗描写过此景:“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甚为贴切;再走百步,灵鹫飞去,又成了“双笋峰”,分明是成熟女子的一对丰满乳房,象是一位仙女仰天而卧,颇能勾起人们的遐思;走近了,灵峰叠幻作一对亲密偎依的情侣,正在呢喃私语,这里蕴藏着一段古老的神话故事,说的是石将军貌美如花的女儿,宁死不嫁张天官的拐脚儿子,与天官府的英俊戏子私奔到此,小情侣历经磨难,正在相依相慰,各诉衷肠时,恰逢观音大士驾云路过,见景说道:“善哉!我叫你俩夜夜夫妻多恩爱,日日合掌朝人拜。”于是,拂尘一挥,峰峦顿现,夜观是“夫妻峰”,日看为“合掌峰”。 山有仙则名。在灵峰与倚天峰的合掌之间,有着113米高的观音洞,是雁荡最高之洞,最早是唐朝高僧善孜的居所,称“天峰洞”,宋代曾塑三百罗汉于其中,又称“罗汉洞”。里面倚势造了九层楼台佛阁,飞檐雕栏,奇诡幽暗,佛号呢喃,钟声磬磬,终年香火缭绕,游客不断,就是桂林的七星、芦笛、杭州的瑶琳仙境也未尚能及。从标刻“无上妙境”的底层“天王殿”洞口踏四百零九级石阶可上行到九重“一线天”,一层比一层景象更加奇幻,值得一提的是入门有邓拓1963年的题诗:“雨峰合掌即仙乡,九叠危楼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线,此中莫问甚炎凉。”我一直没能肯定自己是否揣摩透了老先生当时的心境;在七层有一土地岩突出,旁有天生龙凤壁,如龙腾凤舞的浮雕,栩栩如生;八层也是奇妙,左壁前望有一石称“一指观音”,左壁中有一“侧面观音”;九层大殿更令人惊叹,三面石壁嵌着500尊罗汉像,中间有“观音”鎏金雕像,洞内有漱玉、石釜、洗心三泉,向阳的一面是狭长的洞口,外望的天空象一根碧玉簪,称为碧玉天,漱玉泉水珠帘般地从洞顶飘洒下来,在夕阳中闪着迷人的光环。凭栏俯视,有“凭虚御空,恍若飞仙”之感;远眺洞外,幽暗之感豁然开朗,双笋峰、将军岩、侧面人头、狮子顶瓶、倒挂壁虎等等峰峦,万千景象尽收眼底,别有一番天地。 有人说,“黄山贵在雄奇,雁荡美在灵奇。”我也这样认为,雁荡的山水归结起来,确实在于灵、奇两个字。 “雁荡最妙处,灵峰暮色时。”这灵峰的自然魅力就在于此,其散发出来的诗情画意洋溢在明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光之下,有着最原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每个观赏者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不同的视角、距离,还有在不同的审美情趣下所获得的各种艺术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因为此刻这片奇妙的天空是属于你的。 “犀牛望月时,情人相见亲,婆婆羞转脸,牧童偷偷看。”这里的每一片景色都有着特别的涵义,人们徜徉在灵峰如梦如幻的月色中,采撷山水自然之灵气,孕育甜蜜的爱情,编织着生活的浪漫。附近的年青男女,无论是恋爱期间还是在新婚蜜月,总会来这里借景寄情,或卿卿我我,或拜观音求子,更有善男信女朝圣拜佛求签问事,虽然给人的感觉是传统了一点,但在这青山秀水奇峰怪崖的天然意境中,那经久淤积沉淀在每一个景点中早已人性化了的精神力量,都蕴涵着一份巨大的感召力,给游历来此的人们带来了一种生命的启迪和一份人生的希冀。 ------------------------------------------------------------------------------- 雁荡山游记: 1 雁荡掠影 2 灵岩的几个特色 ★ 3 灵峰洞天 4 龙湫名瀑 5 折瀑流泉 6 雁湖风光 7 显胜之门 8 驻足仙桥 9 方山脚下是宗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