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潮音桥

[游记]潮音桥

2008-05-22    sina.com.cn

潮音桥

2007-09-23 17:11:23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

潮音桥

先有慈感寺后有潮音桥。潮音桥跨霅溪,我和儿子仔细数了数每边有27级台阶。与别处的石桥不同,它的每级两石并列,故步口特宽,走上去感觉特别别扭,听说古时人宽袍大步,因此故潮音桥的结构适于古人,但奇怪的是潘公桥又不是呢?桥两侧跟潘公桥一样作有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桥的两各放了一对白石卧狮,颜色很亮与古桥很不般配,有点象是一个老农民穿了条不合身的新西装。据说,桥上石板缝中,因造桥时放入枸杞、石榴等四种果核,桥成后,果核萌芽、开花、结果,表求“长留人间”的意韵。然而现在好象除了几棵小杂树和几丛杂草外,已看不到什么枸杞、石榴的了。西侧次孔下面新修了一座小石桥,这就是有名的“桥里桥”了,由于北面小区的台阶上装了门已经不通行人,“桥里桥”已经失去实际作用。桥西边屹立着高耸的、但已经有点破败的现代高层建筑。潮音桥两边都是新修葺嵌入白石块,颜色与古桥怎么看是怎么地不协调,太象一个被做过去皱整形术的老人,在浩浩荡荡压榨而来的时代潮流里艰难喘息。

我对潮音桥的最早的印象是,坐船到湖州看到它就算快到岸了。小时候每次来湖州,要从老家北边的集镇思溪上船,船在路上要走两个小时,当轮船穿过潮音桥,开始拐弯,说明就要上岸了。来湖州一次,就要从潮音桥桥下走两次。那时候桥的石缝里有没有那棵著名的石榴树,真是记不得了。

据说“潮音”来历有两种。我特别喜欢这一种说法:西天目之水浩荡而来,当年湖州南门一带还是一片荒地野荡,碧浪湖与钱山漾连成一片,霅溪穿城而过,湖水漫进来,至渡口时浪涛宛如海潮有声,故名“潮音渡”,桥以渡名。但是“潮音”公认的说法是:取义于舟山普陀潮音洞,涨潮时潮声宏大,又传为观音现身处。明崇祯《乌程县志》记载,潮音渡“以迎奉观音大士,故名”;清光绪《乌程县志》记:“潮音渡以慈感寺奉观音大士,故名,亦称慈感渡。”明洪武十五年(1372),行立和尚在慈感寺重建“潮音”、“普门”二亭;据崇祯县志,潮音渡东浦有潮音庵。均取观音现身之意。

潮音桥最早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在这以前是个渡口,名叫慈感寺渡。此渡在北宋时曾经建过一桥,名皇祐桥。据宋嘉泰《吴兴志》:“皇祐桥在慈感寺渡口,今废。”又引《吴兴志旧编》:“皇祐中(1049-1054)造。元祐七年(1092),知州事张询辇共(拱)石为架阁楼址。”
据清同治《湖州府志》,潮音渡两岸皆有渡亭,以蔽风雨。明嘉靖十八年,知府魏济始建桥时,桥之两端仍有东、西二亭。潮音桥几经修筑,最后一次修于清嘉庆年间,至今190多年。志载,清光绪年间,两端亭阁尚在,后渐废。

关于潮音桥还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见诸文人笔端、相传于民间的蚌珠传说。这跟宋代葛立方的记载是一脉相传的,从宋朝一直传到清朝,不过是越传越邪乎,越传越神奇。

我真的没有想到居然在张岱著名的《夜航船》里找到有关慈感寺和潮音桥的记载。在《夜航船》卷十七四《灵部·鳞介》里记载了一个牒蚌珠之仇的志怪故事,说的是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治浙西水患,宿湖州慈感寺,夜有妪携一女来诉曰:“久窟于潮音桥下,岁被邻豪欲夺吾女,乞大人一字为镇。”公书一诗与之。公至吴松江,有金甲神来告曰:“聘一邻女已久,无赖赚大人手笔,抵塞不肯嫁,请改判。”公张目视之,神逡巡畏避。公忆曰:“是慈感蚌珠之仇也。”牒于海神。次日,大风雨,震死一蛟于钱溪之北。”明代杭州人陆人龙著的《型世言》第三十九回“蚌珠巧乞护身符,妖蛟竟死诛邪檄”,署名西湖浪子梦觉道人的《三刻拍案惊奇》的第二十二回“藏珠符可护,贪色檄能诛”干脆把张岱的短短记载敷衍成了一篇长长的有板有眼的故事,但夏原吉治浙西水患是永乐皇帝之时,慈感寺是有的,潮音桥好象还不存在。但他们对湖州、对慈感寺、潮音桥描绘应该说甚好,如果放现在应该算是很好的外宣了:“话说浙江有个湖州府,府有道场、浮玉二山,列在南,卞山峙于此,又有升山、莫干环绕东西,五湖,茹四处萦带。山明水秀,绝好一个胜地。城外有座慈云寺,楼观雄杰,金碧辉煌,寺前有一座潮音桥,似白虹挂天,苍龙出水,桥下有一个深潭。”
深潭里当然有河蚌精啦,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到万历时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还记:“慈感寺前桥曰潮音,水清澈,有蚌浮水面吐珠,人皆见之,每风雨即有蛟龙来攫。”戴维丁《晴岩日记》记:“清乾隆五十年(1785)大旱,潮音桥下水将涸,一日忽水涌数尺,有蚌浮水面,大如扇,张半壳如帆,上有白光一道,驶若激箭,出南门至前山漾而没,水亦顿落。”

其实在我们水乡地方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并不奇怪,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老人就跟常我们说村南的前口漾里有一个硕大无比的河蚌,还煞有介事地说某某人、某某人遇到的,其中一人说的就是我爷爷。我问过我爷爷,他总是笑笑,不肯多说,很象很神秘。害得我们小时候到前口漾捉虾摸鱼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惟恐被它夹住了腿拖下水,上不了岸。我怀疑这也许不过是老人怕我们在前口漾里太贪玩,编出来吓我们的善意的谎言罢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de53901000alm.html6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