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兰亭中国的书法圣地(游记)

[游记]兰亭中国的书法圣地(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作者在兰亭鹅池

兰亭——中国的书法圣地

秀光

兰亭位于今浙江绍兴市西南13公里处,绍大公路边沿,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兰亭江自南而北横贯兰亭。远近冈峦起伏,群峰叠翠,景区内有锡杖山、曲水平岗,林木扶苏,修篁夹道,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此地风光无限,临其境,让我流连往返。

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种兰诸田于此,旱代建驿亭,兰亭之名就得于此。东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当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集好友41人,“会于会稽山山阴之兰亭”,以修禊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们引溪流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饮酒赋诗”,得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即兴写下了墨贯中华的《兰亭集序》。兰亭由此成为我国的书法圣地,成为文人墨客觞咏游览、述怀遣兴之地。据志书记载,自王谢以下,唐代的元稹、朱迪、吕渭等,宋代的蒋堂、明代的陈鹤、许宏勋,清代的李亨特都曾聚会兰亭,修永和故事。

讲到兰亭,以我的印象和感受,不得不提到这样几个地方:

鹅池和鹅池碑——一泓清水,群鹅嬉戏其间,这就是鹅池。你若驻足凭栏,诗情画意跃然眼前。三角形“鹅池”碑亭在池之南,亭内“鹅池”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书。那天,王羲之正饱墨临书,写完一“鹅”字,闻皇帝诏至,即出二字,“鹅”瘦,“池”浑厚,风格微有差别。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碑高1.93米,宽0.86米,立于清同治年间。

“兰亭”碑亭——亭柱方径石质,木结构,单檐翘角,北面砌墙,内立“兰亭”碑,高2.2米,宽0.95米,“兰亭”二字为康熙御笔。此碑字经无数游客抚摸而稍磨平,因此,这块碑被称为“君民碑”。文革时“兰亭”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味犹存。这里俗称“小兰亭”。

流觞亭——踞于高1米的台基上,前后各有踏道可上,面阔三间。通宽13.33米,通深10.56米,形如榭,四周砌墙,三棱花格门窗。施外廊,卷篷顶,单檐歇山造。前门楣正中悬“流觞亭”额,为光绪乙亥(1899年)孟冬海阳宁本瑜据江夏李树堂旧题补书。亭内后门有屏障,正中挂有“兰亭曲水流觞图”,再现当年王羲之修禊雅集的情景。后面的《兰亭后序》是东晋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澍所书。

曲水流觞处——在流觞亭前,自平岗蜿蜒向南,两岸砌以石,犬牙交错,自1985年始,每年的书法节以“曲水流觞”最为引人入胜。贵宾列坐在曲水两岸,盛有酒的觞(酒杯)从上游缓缓而来,觞在谁的身边停住,谁就须吟诗一首或歌一曲,作不出诗的饮酒三杯以示惩罚。场面热烈,情趣盎然,以此追述王羲之永和风流雅事。

御碑亭——此碑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高6.86米,宽2.64米,厚0.44米,重1.8万公斤,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亭八角攒顶,重檐翘角,每角有风铎传声,幽韵不绝于耳。碑正面镌刻康熙在1693年御笔《兰亭集序》全文。背面镌刻乾隆在1751年游兰亭时写的御笔《兰亭即事》诗。祖孙二代皇帝手书同石表里刻之,人称
“祖孙碑”,国内罕有,堪称江南第一碑。

作为书法圣地的兰亭,历代诗人歌之咏之的举不胜数:

晋代王羲之《兰亭集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廖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英不均。群赖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唐代鲍昉《上巳日寄孟中丞》:“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宋代陆游《兰亭》:“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e5de3010004e1.html4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