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闲游记之兰亭

[游记]闲游记之兰亭

2008-07-01    sina.com.cn

寒假中整理旧电脑中的文章,偶尔发现女儿初三暑假的两篇游记。女儿从小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爸爸妈妈看,虽然爸爸还是中文系毕业的,但被女儿说成是“没有教过小学而不懂小学语文的老师”。经常偷偷把女儿的文字留下来,不是因为女儿写作水平有多么高超,而是这些文字记录着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

闲游记——兰亭

兰亭,不知道是因为越王勾践植兰花而为人所知,还是因为汉王朝的驿站而为人所重视,亦或是因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为人所熟知。总之,这个幽静雅致的名字,在每个国人心目中都有那么一席或大或小的位置,或用来朝拜,或用来瞻仰,或用来回顾。
在千年以前,一群文人墨客聚集在一湾碧水旁,在流水见清谈作诗,在翠竹下挥毫舞墨,手持水上之觞,口吟神来之词,不觉飘然甚仙,真是一种奢侈的潇洒,奢侈的优雅。谁都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位名士在此间偶得灵感,于恍恍惚惚里脑中便迸发了几星火花,于是点燃了一片创作的原野,为文学史、书法史、美术史添了几笔让人惊异的亮彩,看上去是那么潇洒自如,那么洒脱飘逸,大概错过此次聚会的人士是懊恼不已,失落不已吧?看着原本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同僚凭其席间灵笔而蜚声中原,真是垂胸顿足也来不及了。
我天生便不是很喜欢一大群人(特别是学生)一本正经挤在一块几平方米的石碑前,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拥着去看上面的字,即使碑上的字写得再好,我们这些与书法隔着几丈远的小毛孩也只是粗粗地看形罢了,至于那个意,还差了点。或许,远远地看,才不至于疏漏了整篇的精髓,如同阅读一般,整体感知还是最重要的。远处,我们可以默默感受到碑上字的行云流水,或刚劲有力,或柔情似水,或狂放不羁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境界,这不比挤着看有情趣吗?
站在亭边,幻想又不觉上心。千百年前,书写这写碑石时,他们也曾感动于身旁悄无声息的碧水流过了他们心中最刚毅的地方吗?他们也曾感动于头顶摇晃着的竹影遮盖了他们心中最俗媚的地方吗?他们也曾感动于脚下凹凸无秩的石子路撑起了他们心中最软弱的地方吗?他们也曾感动于天,感动于地,感动于白云,感动于黑土,感动于霜露,感动于雨雪吗?这些我不能肯定,我只能肯定一点:附庸风雅的人是绝对道不出绝句留不下美字的,他们只配被高雅冷落和遗弃。
环看兰亭,正视碑石,即刻又想到了那自然景观和名人之间的微妙联系。自然景观和名人总是以多种多样的关系联系着,自然景观会因名人的一次“圣游”为人熟知,名人也会因自然景观的一点“灵光”为人景仰,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成总显得那么有默契,让人不觉哑然。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不知到底是兰亭成就了王羲之,还是王羲之铸就了兰亭,或者都不是,总之在我们心中兰亭与王羲之早已紧紧融在了一起,拉不开,更剪不断,只是敬畏于他们深沉的默契,也算是一种不着边际的羡慕和嫉妒吧。试想若王羲之没有书写那篇序,兰亭或许依然是哪个无名的驿站;若兰亭没有被王羲之选中作为聚会之地,王羲之或许只会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右军,书法家之名或许就不复存在了。当然,这只是“试想”,事实早已存在,于是叹一声:这便是默契,上天之作,想不到,止不了,就这么存在了,就这么发生了。
短短一小时瞬间滑走,兰亭已在身后,等下一次吧,我一定一人独往,只一人,在曲水畔遐想,在碑石前冥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c96aa010008gx.html2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