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在兰亭 书法圣地数兰亭 秀 光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绍兴市对外接待的当家景区之一。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我曾两次前往游览却仍觉游兴未尽。兰亭之所以盛名于海内外而引得我们蜂拥而至,是因了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不能当即作出诗来就要罚酒三觞。著名的 “曲水流觞”的历史典故就缘于此。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进兰亭大门沿清溪踏小径,稍顷可见鹅池碑亭,碑面有“鹅池”两个肥硕的大字,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分别所书,人称“父子碑”。亭旁鹅池,几只白鹅悠然嬉游,或岸边梳理羽毛,或水中游弋,颇有生趣。过鹅池越三曲桥,便是小兰亭,亭中碑上“兰亭”二字系清康熙皇帝手书。西侧“乐池”池面十亩多,临池有“俯仰亭”,池西有饭庄茶室。东侧为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亭内有“曲水邀观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亭前曲水叠石,是流觞咏饮的场所。此北面为御碑亭,高12.5米,内置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背面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人称“祖孙碑”,按照解说员的话就是“天下绝无仅有”。从御碑亭再北行,为兰亭江。隔水相望的是“兰亭书法博物馆”,是一幢以弘扬兰亭及《兰亭序》文化内涵和交流书法艺术为宗旨的现代建筑。紧挨流觞亭之东,是“王右军祠”,为兰亭景区主要建筑。祠前清泉流动,祠内环以回廊,正中有一长方形墨池,池中建“墨华亭”。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池中洗笔,日久池水变黑,故名。正厅陈列有王羲之画像、数种《兰亭集序》摹本复制品、木雕、挂屏、刻石等。祠前两边拐角的房间内,与其它景点一样,都有带着兰亭文化特色的文房四宝、饰品和纸扇等工艺品出售,每次前去游览,我都要选购几样精美的携带回家。 书法圣地兰亭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而名扬海内外,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近十几年来,因每年暮春三月初三“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