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郁郁闲话之新疆游记剡溪草堂 |
[游记]郁郁闲话之新疆游记剡溪草堂 |
2008-06-13 bbsfh.cn |
1楼大中小 发表于 2007-9-12 08:10 只看该作者 郁郁闲话之新疆游记 去新疆,好象是在去年的九月,相隔近年了。这样的“老残游记”也只能记录些新疆的依稀风物,好比做梦娶媳妇,醒来后大多记不清美人的脸上是不是有雀斑及鼻屎。 去新疆是以考察为名的,二十余人的一个团队,有男有女,相当的和谐。虽然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学地质或者环境保护的,但七天的行程中,我们有70的功课被迫用来考察新疆无处不在的戈壁与黄沙。去新疆的传统线路是沿古丝绸之路,从西安经敦煌出嘉裕关北上乌鲁木齐。可俺这个理想主义分子硬是按地图确定了行进路线,想体验穿越准葛尔沙漠的荒凉感和以冰雪为主调的西域山水风情,于是把终极地选在了几乎位于中国最西北的喀纳斯——一个号称东方瑞士的地方。 乌鲁木齐作为城市,俺已经基本没有印象了,其功能仅相当于我们旅程的中转地。略值得一提的唯有 “大巴扎”——翻译成奉化方言就是“炒货市场”。在那里,各民族的兄弟都用形形色色的义乌小商品勾引着游客们的钱袋子。俺怀着十二万分的谨慎游走在异域风情的琳琅满目间。有别于南方的奸商,新疆人做买卖很少有主动搭讪的,大多是端坐在铺子正中,一脸正义地检阅着看客们鱼贯而过,并目送你的背影离去。倒是有几个卖弯刀和乐器的商贩有点动静,我的眼神盯在刀上,他就操起两把大刀片子,一言不发地耍弄给人看;我的眼神盯在乐器上,边上的两位维吾尔装束的女子就载歌载舞地弹起了“东不拉”,由于无福消受那波澜起伏的浓烈体味,又慑于刀头的点点寒光,我受宠若惊地落荒而逃。最后,到一家锡器店买了两个伊斯兰风格的花瓶儿。起初吸引我的倒不是瓶子的做工精致,而是管店的那位老人家一把堪比马克思的大胡子和眯成一线天的亲善眼睛。讨价还价的过程基本没有语言交流,而是互击了三巴掌,每击一下就降价50,最后以单价50元成交,最后一巴掌的力道尤其大,不知是因为遇见了我这么一个不爽气的南方顾客而忿闷不已,还是因为好久不开张、总算逮到一条笨鱼而大快人心。 大巴扎边上有一个清真寺。俺向来对于伊斯兰教怀有一种神秘感。据导游讲,以前这类宗教场所是不对非穆斯林开放的。眼下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接待游客用于改善当地民生。进场的规矩比较大,得按习俗脱掉鞋子,女士还得享受特例,装上一身素衣白帽。做祷告的正厅是不能进的,只配在门外张望一眼。即便是信教的穆斯林女子也不能登堂入室,唯有对着墙角赞美真主。这方面,俺倒觉得佛家的教义更讲众生平等。烧香拜佛是不嫌性别的。说不定还能牵引出诸多缘法来。秋香同志到寺里还个愿,被唐伯虎撞见,成就了一段三笑姻缘;崔家妹妹与张生哥哥待月西厢的佳话也发生在寺院的后宅里。 与宗教的肃穆相比,平日里,维吾尔人倒是一个天生快乐的民族。这种天性渗透到他们的歌舞里。给我的感觉,新疆舞较之其他民族舞蹈更活泼一些,表情略显夸张,善能表现生活情景,好象是在讲故事。关关雎鸠的题材,也热辣奔放而不矫情,起码让人看得懂。 新疆游的第一站是天池。号称天池的,国内有好多地方。长白山上也有一个。天山的天池好象更正宗一点,相传是王母娘娘的澡堂子,于是这里的山水就美得有点惊艳。天池的水,绿如蓝。蓝得象远海,象波斯人的眼。白雪覆盖的天山主峰远远地挂在青天之下、碧水之上,缠着几片稀疏的云,映着一抹欲坠的太阳,壮丽得让人崇敬,那就是天池的源头——云水的故乡,神仙的天堂。从开阔处平望,群山环拥着,水面的走势很蜿蜒,看不到尽处。我喜欢这种幽深的感觉,好让思绪溯流而上。最美的景致总被曲折的山形遮掩在视线之外,唯待峰回路转,让人于不经意间捕捉到别样的美,眼为之一亮,天地如新。有水的地方,总有人行船。于是水面破裂开来,象玉的碎纹,象美人脸上的抓痕,看着让人心疼。这样的一泓秋水,怎么忍心去扰动?我驻足在浅滩处,俯身掬起一捧水来,冷得侵骨,也许这就是亘古的雪山所化的泪。用这冰精玉魄洗却脸上的尘,任天山的风把它吹干。 到吐鲁番是去感受维吾尔风情的。路过火焰山,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赤褐色的岩石被风化得千疮百孔,绵延数百里。极目天尽处,除了散如蝼蚁的观光客,只有无边的黄沙,不毛的山丘,看不到一星绿意,半丝活气,空旷得让人孤苦,荒凉得让人悲伤。这就是当年的丝绸古道么?繁华如云烟散尽,听不到喧嚣,哪怕几声驼铃。 一群人簇拥着争抢摄影的取景地。鲜衣怒马映衬着蛮荒气象,我是看不出相片会有什么协调的美。但美不美并不打紧,拍完照是要付取景费的,每人两元。就象以前上公厕撒完尿,若不留下一毛钱就别想提裤子走人。两个恶煞一般的当地人守在草棚子外,拦上一根破木头,横刀立马、坐地收钱,有点打秋风的味道。火焰山的景,居然成了窑姐儿的奶子,容不得白看。于是不由得恶心起来。战兢兢屁不敢出,生怕又被收了污染费去。 在高昌古城又遇见相类的情形。只是表现的方式貌似温情脉脉。高昌,在古时也算是西域的一个重镇。因起兵作乱,被唐朝大将侯君集平定,捎带着把高昌王的两闺女也给收了编。眼下的高昌城只剩下几堆黄土、数道残垣,一任凄风苦雨。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来看,高昌国其实也没什么可供凭吊的。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的怀古幽思是不曾有的。听说当年唐玄奘取西经时曾在此驻足三年,还是作为被扣的囚徒。绕遍全城其实也就两支烟的功夫。但导游却说为免受脚底劳顿之苦,还是乘个驴车,学张果老的逍遥游。五十大洋甩出去,只望了十分钟的驴后腚就打道回府了。景点的出口处遇见了一个八九岁的当地小姑娘,一付怯生生的模样儿,向我们推销着小铃铛之类的纪念品。大概是见俺长得较为慈祥的缘故,非要把一件小玩意送我,并递过来一张小纸条,上写着姓名、学校和通信地址。并一个劲儿地用陈佩斯卖羊肉串的普通话对俺说:新疆人民很热情,送你东西不要钱,我会给你写信的!我原先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惴测热情过度者的。此次竟然中了小孩子的招。当俺热泪盈眶地接过代表着维汉民族情义的小铃当之后,还没迈开两步,俺的衣角就被紧紧地拉住,小姑娘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盯着我这个不识相者,无语凝噎啊。结果俺磨破了嘴皮把东西奉还给了她,自觉万分理亏地落荒而逃,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怀疑着自己的智商。 吐鲁番的葡萄象歌里唱得一般。葡萄园里所遇的风情却并不如事先所想象的那样。照通例,到了吐鲁番是要去一户当地人的家里访一访的。车子还没停稳,就老远地望见几位盛装的男女迎了出来,邀我们进到院子里围坐,奉上时鲜瓜果几色和香艳歌舞数曲,把“宾客”们忽悠到兴头上,渐而转入正题,摆上一溜葡萄干。先是一通“女人吃了能美容,男人吃了能壮阳”的说辞,再许以美女合影的彩头,众人争购得如捡了大便宜一般。有个寿头还想着与姑娘家照相的事,可银子进帐之后,美女的脸色就如寒水,庄严得象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神圣而不可侵犯了。我们前脚刚出院门,顷刻间又到了一车。于是程序又重新启动——盛装、笑容、歌舞、葡萄干及美女们前恭后倨的变脸。 最最冤大头的是在一家清真饭馆吃烤全羊,每只1200块,抵得上乌鲁木齐的四只羊价钱。除了我们的领队被打扮得花枝招展过了一回“巴依”老爷的瘾之外,绝大部分的烤肉,因膻味及烟灰之气太重而成了鸡肋。全靠自家带的咸笋部头和蟹股下饭。看着一桌子残缺的羊的肢体,突然觉得被宰的不是那可怜的羊,而是我们。出得店门,居然还遇见了另一批来新疆观光的同事,关山万里逢故知啊。除了看到他们的两眼泪汪汪,还有唇角油光光,指定也被当作羊儿宰了,一问,果不其然。于是羊儿们挥泪话别,紧握的手激动得如狗儿抖毛一般。教训啊,出门愣充大爷的效果,相当于无偿献血800毫升。 |
转自:http://bbsfh.cn/redirect.php?tid=3194&goto=lastpost4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