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禹陵旅游,大禹陵景点分布图,大禹陵旅游景点景区,大禹陵一. |
[游记]大禹陵旅游,大禹陵景点分布图,大禹陵旅游景点景区,大禹陵一. |
2008-05-22 sunnychina.com |
位于绍兴稽山门外,距城3公里。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禹作为中国第一王朝的创建者,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不息,大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百姓历尽艰辛,终于治平了洪水之患。后来,据《史书》记载,大禹“忧民救水到大越(今绍兴),大会计(会议讲座的意思),爵有德,封有功。”会议的地点茅山因此改称“会稽山”(“稽”与“计”是通假字)。禹做了皇帝以后,“巡守大越”在此病故,葬于会稽山下。禹陵古称禹穴,为大禹之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 明洪武年间,即被钦定为全国应该祭祀的36王陵之一,明嘉靖考定墓址,由绍兴知府南大吉立碑,并书刻“大禹陵”三字于其上,覆以亭。碑高4.05米,宽1.9米,曾在1956年被大台风折成两截,后围接。禹陵右侧有一个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俗称鼓乐亭,传为祀禹奏乐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等珍贵碑碣多通。禹陵左侧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禹穴辨是考证大禹葬地的文章,为清代(1616-1911年)“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所作。由此循石级而下,便是“菲饮泉亭”和菲饮泉,宋王十朋有“一水清涵节俭风”之句歌颂大禹的洁行俭风。亭下有“宰牲房”,系昔时祀禹宰牲之地。禹祠为姒氏宗祠,位于大禹陵南侧,始建于夏少康之时。 |
转自:http://travelguide.sunnychina.com/travel_intro_3458.html3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