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昌大佛寺(2) 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游记]新昌大佛寺(2) 拉萨旅游攻略 游记

2008-02-10    kuailv.com

大佛寺自然景色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梵音禅说更为这一方胜地增添着神秘和玄妙。寺院四周峻崖穿云,峭壁如削;寺内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秀树名木,触目皆是;山间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新篁拂翠,绿柳扶竦;入夏,清风习习,泉韵淙尝;及秋,丹枫如火,水净山明;寒冬,腊梅吐芳,松柏凝翠。沿着大雄宝殿西侧峭壁的古栈道,有三个依凭天然石窟建成的殿屋:隐岳洞是大佛寺开山祖师昙光的栖身之所,佛缘悠远;朱子亭,亭旁有摩崖石刻“天柱屹然”四字。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建,亭中悬张着朱熹自书的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极富哲理。朱熹在洞中讲学著书,相传《四书集注》即成稿于此。洞前有朱熹种植的腊梅一株,人们称之为“朱梅”,仿佛得道也似的,至今仍抽枝开花,生机不绝。濯缨亭,原为海岛观音岛,小憩其中,冬暖夏凉,清心爽意。洞前原有白鹇坞,相传为东晋高僧支遁放养白鹇之处。后人羡其飘逸,作诗赞曰:“朝看白鹇从坞出,暮看白鹇据坞归。森森绿树西峰下,片片白云迎日飞。固知野性恋山谷,咫尺之间还见稀”。在大雄宝殿斜对面,有一棵宋银杏,银杏树上寄生着女贞、榆、桂花与香樟等四棵不同品种的树,五树同茂,相亲相依,故称佛寺一奇。
与大佛寺毗邻的千佛石窟又名千佛院,位于大佛寺西约300米峭壁悬崖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原为天然溶洞,东晋永和初,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居此创建庙宇,起名元化寺。几乎与大佛开工的同时,南齐永明三年(485)在元化寺开窟造小佛千余尊,改称千佛院。千佛岩有正旁两洞,两窟毗连,大窟宽17.95米,深10.30米,高7米;小窟宽6.55米,深4.25米,高6米。大窟后壁正中塑有海岛观音,曰“慈航普渡”。右侧列小佛6区,左侧列小佛4区,每区纵排10小龛,横列11小龛。每区正中雕一大龛,大龛坐佛两侧,各雕一胁寺。大窟1020龛1040尊。小窟为35尊。佛像造形纤巧优雅,多着通肩服饰,作禅定印,个别古佛则着早期造佛形式的褒衣博带式佛装。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古朴典雅,行次井然,堪与敦煌千佛争辉。千佛区两侧,雕二躯护法像,立于覆莲圆座之上,宝缯垂肩,披帛交叉于胸腹之际。千尊小佛与独尊大佛共处,纤巧与雄伟争辉,自是令人啧啧称奇。
千佛岩附近有解开岩,是一块中裂如锯开的磐石,民间传说有两位神仙化成孩童,用茅草锯开岩石,鼓励僧淑持之以恒地雕凿佛像。解开岩上方危崖上有一断石,形如和尚倒立,人称“倒拖和尚”。传说当年和尚见顽童以草锯石,讥笑他们不自量力、枉费心机,还扬言“如果草锯石开,宁愿走路脚底朝天“。不料一念至诚,金石为开,那自作聪明的和尚便受到了惩罚,永远丢人现眼地倒挂在山间,游人指点,亦寓教益。
山门前的放生池,原名“隔溪塘”,传说即是仙妪磨杵的地方。放生池分内、外二池,中有长堤相隔。堤上绿柳成行,虬枝逸出,映入涟漪碧波,粼粼曳曳,妩媚动人。绿荫丛中,“越中胜景”的亭阁更添诗意。放生池畔,园形重叠式的智者大师塔耸立半山腰。这座石塔是佛教天台宗国清寺开山祖师智顗的衣钵塔。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法师应诏进京,路经新昌石城寺(今大佛寺)讲演佛法,随即圆寂,因建“智者大师法塔”纪念,印光大师为其作碑记。原塔在通往隐岳洞的栈道下,“智者大师法塔”“的摩崖石刻至今犹存。

近年来,新昌大佛寺扩展成大佛寺景区,其中又增添了众多新的景观。在景区的正门前,新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佛心广场。峭壁上镌刻着高达20米的弘一大师“佛”字手迹,山足则浇刻了巨大的“心”字。佛入心中,心底有佛,原是一种虔诚,又是一种教诲。“佛”字前建了一个直径10米的莲花喷水池,瓣瓣莲花都用汉白玉雕成,直径4米,晶莹的泉水从莲心喷出,洒下一片宁静和清新。誉称“江南敦煌”的般若谷是近期建成的一个新景致,位于大佛寺山门南侧的山谷中,由湖、桥、溪涧、经幢、七级悬瀑、石雕、砖雕、洞穴、石门坎等景观组成,通过石窟浮雕、深雕、线雕、圆雕等艺术造型,折射出石文化的奇光异彩。
象鼻山下,有一片新昌奇异独特的木化石林,汇集了七大品种,共有30多棵,最高一棵高达14米。这些形姿各异的木化石,初看似落尽枝叶的林木,或粗犷雄壮,或亭亭玉立,和四周的奇崖怪石、山塘水泉、花卉草坪,错落有致地组合成天然奇景。木化石色泽黑褐,纹理清晰,似木非木,似石非石,却重似常石,坚不可摧。论其年龄均在1亿年以上,与恐龙同时代,弥足珍贵。
盘虎岩对面,华严庵右侧,一座30米高的露天弥勒高耸在峡谷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原本高20米的小山成了大佛的身躯,两膝端坐,袒胸露腹;山巅高达10米的弥勒佛头像虽然是后来所加,但却似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弥勒慈眉善目,笑口常开,憨态可掬,蓝天白云下更见妙态庄严。露天弥勒下,还置有6尊小石雕弥勒相映成趣,让人联想起了赵朴初居士常说的“弥勒无不在,处处未来佛”。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拉萨

转自:http://kuailv.com/info/review/907943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