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末柯岩之行 |
[游记]周末柯岩之行 |
2007-07-25 sina.com.cn |
此去绍兴柯岩完全是心血来潮,厌烦了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希望短暂地对这座城市的逃离来释放心中的压抑。于是在网上不断的搜索近距离的旅行来度过这个周末,最终选择了绍兴柯岩。全然不顾明天有狂烈的台风“卡努”的到来,在选定目的的后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李就开车出发了。我喜欢这样的出行,没有预划,没有前兆,随着脑子一闪而过的意愿,然后就轻松的出行……… 选择柯岩完全是偶然,因为省内大多有名的景点都去过,由于只有一天的时间,离宁波最近的绍兴柯岩是不错的选择:有千年云骨,美丽的鉴湖,鲁迅笔下的鲁镇,还有那绍兴黄酒和臭豆腐……每次出行前的想象总让我激动和满怀期待! 绍兴住了一夜,第二天台风天,雨时大时小,但是依然兴致不减,柯岩离绍兴市区近12公里的路程,始于隋唐,继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柯岩风景区由柯岩景区,鉴湖景区和鲁镇景区组成。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受台风影响,鉴湖景区不开放,今日无缘体会乘坐乌篷船在湖中荡漾的惬意。 走进柯岩景区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扇似乎历经岁月沧桑的大门,整座门都被绿色的攀援植物所包围。 进入主景先是“莲花听音”景点:石莲花为国内最大,半径9.9米,由99块青石雕刻拼接而成,隐含“九九归一”之意;莲花意喻纯洁不染,亦应合民间“脚踏莲花步步高”之语。在晴天的10时10分,人立莲心,人影与佛影在一条直线上,谓“人佛合一”。在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回音壁,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佛教大经《金刚经》。我和朋友们为了验证是否有回音之效,立于莲心面壁呼叫,果然有回音,入耳入心。 抬头前方即是一方大佛,因对佛并没兴趣,忽略。 这即时久负盛名的“云骨”。此石高31米,底围4米,最薄处不足1米,其形上半下削,宛如一柱青烟,故名“炉柱晴烟”。是隋唐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上有光绪年间所刻的“云骨”二字,字比人家,相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醒爱奇石,见此石而“癫狂”。 从远处观此石 城墙外观钟楼 景区内的寺院,很清静。 寺院走道两旁的“释迦摩尼成佛记”的壁画。每幅画前都有文字介绍。近三十多幅壁画我都仔细的看了,还是无法理解这个王子的思想,而到最后觉得很好笑:他最终回至王宫时竟然劝奉所有的人都出家了,他的父王,妻子,儿子和更多的人……. 我无法理解他的生活:既然可以六年坐在菩提树下不吃不喝,我更无法理解过着平凡行善的日子为何偏要奉劝别人出家不可。当然这只是传说………. 高耸的岩石上的刻字让我叹为观止。 景区中二处颇有含义的雕像:三根6米高的汉白玉雕像,分别刻为孔子、 老子和释加牟尼雕像,象征着儒、道、佛三教相聚。广场中间的黑白双面石雕:白色象征人性本善,黑色象征人性本恶。边上有水的各种形态,通过曲折小溪流向“汇源池”,此处称为“三聚同源”,蕴含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远源流长。 景点“越女春晓”,一个人工湖,两岸绿树成荫,柳叶飘飘。湖形曲线柔和。 湖中的社戏台,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绍兴的社戏,此景为湖增添了不少雅致。 湖旁别具风格的由乌毡帽和花雕酒二大最具绍兴特色的东西组建成的亭子。这顶乌毡帽被收入世界基尼斯之最:外周长22.99米,内周长:18.94米,高4.04米,外层由100毛纤维包覆,内部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绍兴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在柯岩景区内有个“越中名士苑”,占地3万平方米,苑门刻毛泽东七绝诗“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里面汇集了绍兴众多历史名人风采。 大禹治水的石雕。 越王勾践,范蠡和文种,出于古代历史的爱好,只拍了二处古人的石雕。看了名士馆,不禁感叹绍兴的人杰地灵。 将游览完柯岩景区后,天气忽变,风大雨大,幸遇出口处有一小卖部,正在卖臭豆腐,躲雨之际,品尝了几串,可能是又湿又饿,感觉味道比鲁迅故居内在卖的“*大姐”品牌店中的味道更好! 雨稍小后,前去鲁镇追寻鲁迅笔下的风情。曾经看过了周庄,西塘,乌镇,对眼前的这个纯人工化的镇子,没有丝毫兴趣:镇子很新,里面的店名很多根据小说《祝福》中而取,但是我却感觉不到豆腐西施,祥林嫂,阿Q的气息……. 在我眼中这个鲁镇比横店的江南水乡更没有特色,50元的门票很不值。 来一张鲁镇出口的景色,自然的风景远比这个景点更有看点。 感觉“卡努”正在慢慢逼近,天气越来越沉,粗粗的逛了一个鲁镇后跟大文豪鲁迅的雕像合了影就匆匆的赶回宁波,结束了梦一般的周末柯岩之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7c0df601000216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