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寒流 > 日志 > 流光 2007-02-14 | 柯岩一日 标签:鲁迅 柯岩 小说 祥林嫂 天下第一 从泰南村去绍兴,仅有三十几公里。从山上下来我们就直奔绍兴方向。柯岩风景区由柯岩、鉴湖、鲁镇三部分组成,父亲来过一趟,说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的采石场,当地人在这里投资,把绍兴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确是个好主意。不过我对这种人造景区不是最感兴趣,我宁愿去看看破败的荒园,不要看鲜活的阿Q和祥林嫂。 从柯岩景区上行,路过天下第一石和天工大佛。天工大佛耸立在人工池中央,与岸边的天下第一石相对。国人很热衷于刻佛塑像,只要看见一块大石,或人工或天然的均可,脑海里马上就想到弄一尊佛像。一方面说明佛教与国人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另一方面也只能说明国人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雄伟伟岸几个字好象只能以佛来代表了?去过许多景区,在雕塑佛像方面的不遗余力,实在令人乏味。我很快就联想到无锡的灵山大佛、三亚的南海观音……一个造得比一个大,国人在这个方面不惜钱财成了恶习。这里的石头多半是开采石料剩余下来的,刻个大佛像,野蛮地占据游人视野,十分地霸道。我这么说好象是对佛祖的大不敬,但是即便是尊信佛祖,做到心中有佛难道不强过眼里有佛?……突然发现自己离题了,其实那尊大佛没招我惹我,只是我对这种事情看厌倦了,心里有点小小的不满。 进了圆善园,有个小伙子突然把我们这些散客招集起来,话一出口我明白他是个小导游,小伙子长得很招人喜欢,温文尔雅,颇有点书卷气。他开始介绍寺院修建的情况,有一伙游客很认真地听着,我实在没兴趣,加快脚步超过他们,去手印山。 手印山上小径通幽,顺着山势蜿蜒而上。一路走一路赏景,走不了几步就是一尊佛手雕塑。千奇百变的佛手雕刻温柔细腻宛如女性的手,却寓意法力无边,那可不是一般的手,能翻云覆雨、扭转乾坤。走过手印山,又见十八尊罗汉雕像,或坐或卧,神态不一。有的挤眉弄眼,有的亦庄亦谐,有的悲天悯人,有的一副苦大愁深模样,分明是芸芸众生相。 柯岩景区实在太大,本以为两三个钟头便可游毕,可山上山下行走的里程也有近十里路,更不曾预想到各景点之间就近无陆路交通,非要乘船来往。一班船相隔约20分钟,不巧的话刚好错过,只能在码头等待,耽误行程。当然,不愿意等大船也可以选择由戴乌毡帽的朋友驾驶的小乌篷船,只是大船是随门票免费,乌篷船可就得价格面议了。 喝过免费品尝的绍兴米酒,走完仿古石板纤道,我们乘船抵达鲁镇。鲁镇完全是根据鲁迅的《狂人日记》、《祥林嫂》、《阿Q正传》等小说虚构出来的一个小镇。有专人扮成阿Q、祥林嫂、假洋鬼子等人模样,在镇子里晃荡。年前游客稀少,,因为还要赶往绍兴市区,我们四周匆匆看了看就走了。出镇前,看见鲁迅的雕像正安详地坐在镇口,走过去与之合影。注意到雕像附近篆刻着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下的文字:“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深有感触。鲁迅决然不会想到,这里会出现这样一个鲁镇影象,小说里那些个人物和那些个事情,本来不是用来猎奇的材料,可是人们总是习惯于看见一些表面的浮光而忘却了文字的背后隐含的深意和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