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天佛国普陀山()、佛顶山掠影

[游记]海天佛国普陀山()、佛顶山掠影

2007-08-04    17u.com

海天佛国普陀山(12)、佛顶山掠影

“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人们如是说,想必自有其中道理。佛顶山主峰白华顶,又称菩萨顶,居群山之中,出众岭之巅,为全普陀最高处。还在来普陀的海路上,当普陀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船上的游人便纷纷离坐扶窗眺望,先看到的便是这菩萨顶。海天苍茫间,诸峰若拱,其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如今登上这菩萨顶,犹如身入天际,人与佛共存,山与海相偎。极目远眺,山海景色辽阔,碧波万倾秋色,烟波浩淼处远近岛屿浮现于海面,云蒸霞蔚似仙葩组锦,水摇山岛如悬海天。伫立于此,仿佛置身飘渺仙境,一如幻来之海市蜃楼。近瞰普陀,峰峦绵延其苍茫难辩,梵宇金沙藏于雾霭葱翠之间。海亦云,云亦海,天在山,山在天,穹宇恢弘,云物在下。置身其中,感受着从四面八方吹拂而来的云气,直感觉自己也成了一座屹立其间的山峰,天上人间。正如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叹悟: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概。我想,即使是在山修佛、万事皆空的僧人也会被此处的景色感染。因为,凡来此地之人,感觉除了这至纯至精的原始情趣之外,便甚麽也没有了。俗人、僧人在此便齐入共同的心灵境界,达到了高度的合一。
从此右行至天灯台下的平坡,一片郁郁森森的古木横亘眼前,正愁山穷水尽之时,忽窥眼前一条间嵌莲花雕刻的石板小径藏于林间,入口处有“入三摩地”题刻映入眼帘。不知去到何处,只是紧随游人前行。山路弯弯,两旁绿荫如帘,时明时暗,左右两堵黄墙夹路,幽深莫测,冷不丁有山鸟惊起,扑簌簌掉下一地落叶。行片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大殿的琉璃瓦顶把视线撑阔,又见阳光泼洒,黄墙金瓦在阳光下映出绮丽景观,不禁令人想起世间所传的灵异“佛光”,又似海市蜃楼幻化。原来这就是位于佛顶山的慧济禅寺,它虽处于普陀之巅,却深藏于高岗林屏之中,清幽绝伦,气象非凡。细细体悟,又感当时建寺者可谓颇费匠心也独具慧眼。
相传该寺初为一石屋,内供佛象。明代圆慧和尚在榛莽间发现一石上刻有“慧济禅林”四字,那虔诚的圆慧遂在此化缘创立“慧济庵”,后经数代僧人操持扩建,渐与山下普济、法雨三分鼎足,成为普陀第三巨刹。当年郭沫若揩夫人来游慧济禅寺,受佛顶山名字的启发,以“佛顶山顶佛”句求联,同行者冥思苦想,无词以对。仅有山民老郭以“云扶石扶云”对之,闻者无不倾倒,一时传为佳话,这便是慧济禅寺郭老与老郭齐做对联的趣事。激动之余,郭老一时兴起,当即要来文房四宝,飞笔疾书,写下了“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的感悟,一代文学泰斗的磊磊胸怀跃然纸上。
出慧济禅寺后门,西侧有一树枝骈出、华冠敝日的古树,这就是那闻名与于世的“普陀鹅耳枥”,好蹊跷的名字。它就象这慧济禅寺一样藏于山巅,又统领百木生于佛地。这种树木雌雄同株异花,每年五月开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据说此树先由缅甸僧人来普陀朝山时引进,因其繁殖率及低,在其原产地早已绝迹,属世所稀有,如今为普陀一宝。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征,成了佛界的菩提。
走出慧济禅寺的山门,又见普陀诸峰群拱,遐瞰海上群岛飘渺。真想祈求再赐我时日,于此圣地尽情独享这仙境,怎奈友人一催再催,悻悻然只好起步。一条香云路曲折多致,蜿蜿蜒蜒直通山下。踏着石阶而下,沿路林木交柯,有山风蹿出路旁树林,吹旋一地落叶,人行其中,似踏着跃动的仙律,步履也从此变的轻松起来。香云路路随峰徊,景随路转,一路上秀峰奇石,令人目不暇接,更有那路西侧的清玉涧,自山顶到山脚,清流不绝,淙淙汩汩,泠泠有声,如古筝仙律,伴人一路前行。若行于其中的游人不时回首眺望大海,你会感到有海韵仙律集于一怀,不是人间,胜似人间。
香云路弯弯曲曲,几度峰回路转,前面的视线豁然开朗,有方形巨石耸立于路边,石旁有游人驻足,石壁上刻有一米见方的四个大字“海天佛国”,原来这普陀的至景在这里。又是那个候继高,志载,当年他驻山抗倭,为麻痹敌人,佯装达官贵豪,显显赫赫、声声张张上佛顶山礼佛,引倭寇入山,一举全歼之,此摩刻即为斯时候继高所书。
又见这“海天佛国”石上再垒一石,壮如大钟,凌空卓立,峻险怪特,危而不坠。雾霭缭绕中有“云扶石”字样隐现。屏息凝视,一时间,竟不知是云扶石、还是石扶云?再回首那高高在上的佛顶山,又弄不清了是佛顶山、还是山顶佛?一时忘了归途。
佛顶山顶佛,云扶石扶云,经大师的点化,它们一齐汇聚在这海天佛国,成就着一片其景亦妙其情亦幻的独特风景。它们竟在这普陀之巅千载万载地守望着这佛国不尽的风韵,是不是,它们都具有超然于俗界的灵性,将这有灵有性的普陀山水纳于一怀,只为履行佛祖最初的善意?
普陀山,我会再来。再来时,你给我答案。

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

佛顶顶佛

云扶扶云

佛顶山石刻

佛顶山牌坊

伫立于此,仿佛置身飘渺仙境,一如幻来之海市蜃楼

慧济寺

香云路

法雨寺

法雨寺前海会池

法雨寺的香火

法雨寺九龙壁

禁止舍身燃指

候继高所书“海天佛国”

又见这“海天佛国”石上再垒一石,壮如大钟,凌空卓立,峻险怪特,危而不坠。雾霭缭绕中有“云扶石”字样隐现。屏息凝视,一时间,竟不知是云扶石、还是石扶云?再回首那高高在上的佛顶山,又弄不清了是佛顶山、还是山顶佛?一时忘了归途

海天佛国牌坊

普陀山,我会再来。再来时,你给我答案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3685.html59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