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戴笠故居游记

[游记]戴笠故居游记

2007-07-16    oklink.net

戴笠故居游记

——冻凉之才

江南春季多雨天。上周末,趁着好不容易盼来的明媚阳光,我们轻装出发,前往浙西。

首先到达的是位于江山仙霞关的戴笠故居。对于这位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民党特工头子,我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或多或少的还是从正史和稗野之书中知道一点,兼之其职业特性,使得其人在我脑海中有如深水之暗礁,不昭显,但你又不能忽视他的存在。

车子绕过迂回的仙霞关口。关内甚是平坦,远处连绵的群山恰似安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戴笠的故居就在山脚下。

一块醒目的箭头指示牌让我们很快明白,戴笠始终是江山的戴笠。尽管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但在江山人的心目中,有戴笠还是比没戴笠好。有关戴笠的历史我知之甚少,但我仍固执的猜测他应该是热爱家乡并为家乡做过不少好事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人们都愿意在发迹或博得功名后,光宗耀祖。或许由于身份的缘故,不能衣锦还乡,但都不时以己之力施善家乡。这一点可把蒋介石对奉化的关照、毛泽东对湘潭的恩惠作为最典型的例子。

石板小巷,清砖灰瓦。进得故居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民主人士章士钊为戴笠写的一副挽联: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一个以民主立世的名人做的结论多少还是比一个阶级观点更为全面而具有说服力的。在这副挽联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尽管不很具体但平整而全面,没有因阶级立场、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扭曲的戴笠人生画卷图。好的,既然有这副坦诚大度的致访词,我们不妨深入宅院、阁楼细细观访一番。曲折的历史环节可能在这里舒展着筋骨,阴暗的历史角落可能在这里享受着阳光。

里面陈列着许多关于戴笠生平的照片,兼有其弟戴春榜的。中间还布着一张弥漫着血腥味的戴笠生平大事记。摘录几条如下:

戴笠(1897-1946),6岁丧父,18岁结婚,本名戴春风,号芳洲。30岁在江山县城邂逅毛人凤,便报考黄埔军校,改名戴笠。31岁与杜月笙结为兄弟,34岁结识张学良,并拜把。38岁杀杨杏佛、吉鸿昌、史量才,42岁砍杀唐绍仪,45岁扣押叶挺,47岁那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提出约见戴笠。此外,他还参与了西安事变,赴河内刺杀汪精卫,策反周佛海等历史事件,并刺杀了多位汪伪政权的要人。

一串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看到了戴笠作为特工的职业素质和政治立场。我们没有资格说他功过是非问题,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不能超越的自身局限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戴笠对民族应该是没有罪过的。甚至可以说,他是爱国的。

让我感触最多的是戴笠设在二楼的书房。就一间小小的三米见方的阁楼,竟有六扇门,其中两扇是隐门,一门里藏卫兵,一门通螺旋楼梯而下连一楼后门,供危急时逃跑用。下设暗哨,有士兵二十四小时把守楼梯。如此机关重重,与其人的特工身份和职业敏感是非常吻合的。

如此精巧的设计尽管从职业性来说非常周到,可以强有力地抵御外侮,但于人性来说又是多么的脆弱,整日里胆战心惊。可以想象,就是戴笠在书房内看完从南京或奉化传来的嘉奖电报,站起来舒口气,面对窗外逶迤起伏的青山,他也轻松不起来啊。他的每一步成功却成了下一个夜里噩梦的起点,到了这个地步,累啊。

戴笠的死究竟是源于空难还是源于兔死弓藏的悲剧,我没有心思深究。就这样一个未知数最好,我觉得。

转自:http://www.oklink.net/online/tougao/80805/128949.htm3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