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武义大红岩、崆峒山景区游记 |
[游记]"十一"武义大红岩、崆峒山景区游记 |
2008-04-18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十一”武义——大红岩、崆峒山景区游记 “十一”武义——大红岩、崆峒山景区游记 初秋的早晨,总是带给人一种舒心的凉意,它没有了夏天的炽热,让人催生出门游玩的念头。于是,我趁着中秋国庆放假之际,来了个武义———大红岩、崆峒山景区之行。 远看崆峒山景区,左右各有一座笔直耸立的大山,就像两个忠心耿耿的守护神在时刻保护着它们的一方乐土。当我来到售票亭,映入眼帘的山峦感觉并没有想像中的高,旁边有着一片片的茶叶园。我喜欢林荫小道的那种恬静和清幽,因而弃电车而徒步前行。辗转过了半山腰,费力登上百级笔直陡峭的阶梯——东天门,眼前出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峡谷,据说是许愿谷,,有心则灵,那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人们也总喜欢在那里许下心愿。许愿谷的深处有一座山峰,看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那就是九莲峰。许愿谷的右边有一双何仙姑的绣花鞋,那是因为她无法忘记这个美丽的地方而特意留下的。再往上走,就是众大仙们逗留的地方,有观音洞、悟空洞、秋风洞等,最顶端的属牛魔王的牛鼻洞。这时也许感觉到人们有点累了吧,来了一段青松岭,地势平坦,故名又曰“轻松岭”,在这还有一位老人在吹奏各种乐曲,带给人一种悠闲又喜庆的味道。 过了青松岭,我开始往下山的方向而行。经过西天门、画廊、鸳鸯林、、,出了北天门、留仙殿,果然有一道巨大无比的天然赤壁,看上去就像一座大山被一把利剑一劈为二后所剩的半座大山的切面——这就是大红岩。赤壁高300多米,宽650多米,面积达1900多平方米,大红岩的壁画呈褐红色,据说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日头不时照,天雨不湿地”。意思是说,大红岩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被太阳照射着。整块大红岩用不同的眼光看还有不同的画面。初看似两扇紧闭的大门,细看之下,有开屏的孔雀和飞翔的喜鹊,有头戴盔甲的武士侧脸,有神鼠有偷窥着什么,有飞蝶洞似的洞口。在大红岩的脚下,还有一个清澈的留仙湖。 我真是感叹大自然有这完美的造景功能,加上人类的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创造力量,真的给那些平常紧张工作的人们在假日里提供了一个个休息、放松、游玩的好去处。
|
转自:http://blog.163.com/windbell1205%40126/blog/static/226317932007013104210283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