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榕树下-武义风景游:郭洞游记

[游记]榕树下-武义风景游:郭洞游记

2007-07-16    rongshuxia.com

郭洞,武义旅游风景区之一,距县城约10余公里。

群山幽林之间的郭洞村,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故得名郭洞。所谓“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中的“古”字便是郭洞风光的最大特色:古城墙、古木、古建筑……我们从村口开始寻找郭洞的古痕迹。

走近郭洞,村口有一道横贯东西的古城墙,城门题着“双泉古里”。这可以让人想象昔日太平军和民团之间进攻、防守时的刀光剑影,血色殷殷,而这一切却已随岁月的流逝凝成城墙上苍老的青苔。郭洞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郭洞有的是古树。城墙内外一排排近百株距今有400多年即明朝万历年间栽种的松、柏、樟等古树郁郁葱葱,把郭洞塔掩映得朦朦胧胧。有的古树,厚厚的老皮上爬满了绿滕;有的靠得近了,似一对相依相偎的情人……深深浅浅的绿、重重叠叠的绿,还有一些只有古画上才有的绿,构成一个古朴的绿色世界。郭洞“古林”在村东龙山。龙山海拔并不高,但出奇的陡。从村中望去,竹幽林密,雾缭去曳。山中本无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是被游人踏出来的。山鸟婉鸣,山泉淙淙,好似回到了幽古的洪荒地。这里除了罗汉松、丹枫、薄荷树等一般的树种外,还有珍稀的红豆杉、秃瓣杜鹃、红楠。这山上的树大多有六七百年树龄,长的已逾千年。大的树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拢,枝繁叶茂,顶天立地,冠盖半空。村里自古有村规:凡村人外出,只要看到好树种就带回栽种。凡村人上龙山伐一棵大树者,断其一臂;伐一棵小树者,断其一指;折一树枝者,拔其一指甲。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有人要砍树烧炭炼钢铁,或毁林造“大寨田”,村中老人就结队持铳上山,以性命保卫古林。

城门往里,只见如虹石桥兀然眼前,此桥原名“石虹桥”,初建于元朝,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建,易名为回龙桥。桥为单孔半圆拱桥,桥中部有亭,石柱方形,望柱刻有莲花和云雷纹,桥栏板上刻有“石虹三驾”四字。走过石桥,便是初建于明末称回龙庵乾隆四十一年重修的海麟院。

郭洞村处在深山大谷,溪涧交错,汇成东西两道小溪,合注为一。郭洞双泉一为宝泉岩上之宝泉,一为郭上村后山脚的漳泉。

郭洞不仅山青水秀,而且还有不少古建筑。全村现尚存明代建筑20多幢。其中何氏祠堂、新屋里、石牌坊、文昌阁等均有文物价值。其中何氏祠堂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距今390多年,保存仍较为完好。祠堂内的明代古戏台典雅古朴,上刻壁画人物、花鸟草虫,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后院还有一棵与祠堂同龄的罗汉松,高约18米,直径近米,树叶茂密,为浙江省内古树中的珍品。郭洞还有一批清代的民居建筑也别具特色。古宅大体为普通的九间堂楼,精湛的雕刻艺术体现在窗雕、檐雕、廊雕和石雕上,尤以石雕为最。极惹人注日的是院门口的砖围墙,那是由三角形、菱形、长条形等图案拼砌成的青砖墙面,光滑、古朴、大方,极为精致。

古老的石子巷,悠深的古井,远离喧嚣的乡村,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尘封已久的年代。

宝泉岩上有初建于明洪武末年的宝泉禅寺。山林寂寂,上宝泉岩的石阶望不见尽头。转一个弯,又一个弯,我们才走到半月腰,但四面顾依然寂寥。转身看对面山头,一棵绿树像极了一只大鸟,站立在山的绝顶,很悠然的样子。石阶走尽时,我们进入了“寂寂兮无人”的竹林。竹林通幽处便是黑瓦白墙的宝泉寺,寺下有一泉,泉水清洌,游鱼历历在目。

守寺人带我们去看生死崖和逃生路。宝泉寺曾是红军当年的根据地,当年红军遭敌人追击时,一红军将敌人引至生死崖,并毅然跳下万丈山崖,其他红军才得以从另一条较隐蔽的小路安全撤离。

转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4965043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