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熟溪桥:心中不落的彩虹 |
[游记]熟溪桥:心中不落的彩虹 |
2008-05-22 sina.com.cn |
古桥因无桥屋,岁久圯废,明隆庆四年(1507年)重建,改为熟溪桥。明万历四年(1576年),古代先人集劳动人民之智慧,修茸中造桥屋49楹,桥长50丈,宽1丈9尺,相当于现今的规模。一来行人可避风雨,二来桥上可摆摊设点方便交易,三则因有桥屋,桥面可不受风雨的袭击,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时隔两百年到了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一场大火无情的烧毁了木桥。然而,先人不畏艰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经过多年的艰辛筹措,终于又将古桥恢复重建,并将桥屋增至51楹,桥中建“法角亭”(称奎阁),有扶梯可登楼,登楼远眺则心旷神怡,成为几百年来小镇的一大景观。 古桥历经八百年的风雨苍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就是在近代也不乏厄运。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古桥又遭日军摧残破坏,桥屋被日军拆毁,抗战胜利后,桥得以重新修复开通。新中国诞生后,古桥真正枯木逢春,得到应的有重视和保护。建国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拔款修茸,1986年落架大修,桥梁、枕木、铺板、桥屋等全部去腐换新。桥两端各列石狮一对,使桥更具民族特色。桥中楼阁加高,易名为“岁丰阁”,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欣然为此阁题匾,沙老的题匾和骆恒光、金鉴才、叶一苇、姜东舒、郭仲选、刘江等名家的书法为古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冲跨了熟溪桥。为此,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苦苦奋战了300多天,让千年古桥重放光彩,让先人业绩永保青春。如今,熟溪桥南有碧绿丛林的湖畔公园相随,北有气势宏大的滨江广场相拥。成为武义县城的中心景观,成为家乡人民的精神寄托。 蹬斯楼也,凭栏远眺,壶峰巍巍耸立,熟水潺潺而去。两岸景色日新月异,万家灯火闪闪烁烁,恍入仙山琼阁,心宁气静,神思飘逸,在城镇热闹、嘈杂的背景下更显幽静、怡然。 古桥的上下游分别建造了公路桥、解放桥、劳动桥,西霞桥和明招桥。六桥飞架南北,如一道道彩虹,为小城带来生机和活力。假如说,一座座新建的现代结构的水泥桥是一位位铮铮铁骨的伟男子,那么古桥是位饱经风霜的老寿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338b01000cgm.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