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亲历随感漂流马岭河

[游记]亲历随感漂流马岭河

2007-07-19    qq.com

亲历随感_漂流马岭河

久居城市,人的野性没了;为了保持住和大自然最后的可怜的一点接近,好多的人发明了一系列玩法,其中玩“漂流”日益时鬓。

之所以名之曰“玩”,说的是这种由某家旅行社组织的活动,以成群结队和安全第一特征,熟练的船工早已为你的安全保了险。一群人嘻嘻哈哈上得船去,插身打诨之间轻舟已顺流而下,所谓“惊险”更多是人心的有意为之。

还没到涨水的季节,河水并不太深,流速也不快,一副慵懒的样子,一切都无可无不可;船工是附近的农民,据说还在这条河上撑了好几年船,把一条橡皮艇摆弄得服服贴贴,心就先安了一半。应该说一路没有历险可言,大多数时候小艇更象一片随波逐流的安静舒展的叶子,张在河面上,更衬出眼前这河午后的半梦半醒;只是到了一处叫“野马滩”的地方,艇身猛地一抖,艇的前部忽地沉了下去,后面的人只能看见前面人向上扬起的头发,身上可是全湿了,不过还没等到“啊”出一声,艇身又恢复了平稳,河水又懒洋洋地漾起来。这就是马岭河漂流中记忆最深的一段了。

两边的树大高低矮,景色没有特殊动人之外,虽然船工不时指点我们一些有掌故的景点,但都是为掌故而掌故,挖空心思制造名目,我一个都没记住。其间见过一些瀑布,近了才发现那是山上工厂里流出的废水,有一股刺鼻的氨水味—肆无忌惮的人类,连一条河流都不肯放过。

据船工讲,六七月份涨水的时候,河水就急了,有的地方可以形成三米多高的落差,那时漂流才有意思,他说有三个昆明来的女孩,每年七月都去漂,“很有胆量”。可惜我们无缘得见。

长江、黄河这样的巨川大江是为真正的勇者设计的搏斗场,彻底拒绝冒险的人恐怕对马岭河这样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兴趣,更多的人就象玩“漂流”的我们,冒并不存在的险,刻意去杜撰亲近河流的体验,在想象中完成了一次象征性的征服,无意中诠释了现代人的生命方式。漂流马岭河,使我对自己更加轻视。

亲历随感_织金洞游记

对织金洞,过去虽然不是一无所知,但实在知道得太少,突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大。织金洞已勘察的长度为12.1公里,洞内总面积70万平方米。只有这一点还不足以动我的游兴。喀斯特地貌的洞穴过去也见过一些,无非是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洞子大一点,这些东西多一点,并不能具备强烈的吸引力。我还曾帮助贵州省做过一套贵州风光的光盘,其中就有织金洞的介绍。从屏幕上看,虽然也觉得美,但也许是由于灯光和拍摄技巧的不足,还没有达到动人心弦的程度。

这次下决心去织金洞看看,是由于听说这个号称“天下第一洞”的名胜,一年的游客只不过1万多人。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觉得应当实地考查一下。

我在洞里用了3小时,沿着修筑好的道路,走了6.6公里,出洞后的感觉,凝结为一个字:值!织金洞决不是浪得虚名。

织金洞的大,不是“傻大”,而是包容丰富的大。全洞包括高高低低11个大厅47个厅堂,以蜿蜒曲折的通道相连,步转景移,一厅一个特色,虽然人在洞中行走比较慢,仍然有目不暇给之感。

织金洞中溶岩堆积物品种齐全,有40多种形态,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有的一柱擎天,高达20米,也有手掌一般大的小石笋、小石蘑菇,更有茸茸的石针,倒插在石田里,宛如新栽秧的稻田。那些石柱,有的如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有的如层层伞盖的雪松,有放大千倍的松球,有迎风招展的石旗,有一道道石边坝再现黄龙胜景的小溪,有向四外卷曲生长的玉玲珑,有高达17米的霸王盔,有根根中空的石管,有透明的石指,有声音清脆的石琴石鼓,有在水塘中展开的片片莲叶,至于各种唯妙唯肖的拟人拟兽形态更是数不胜数。

从大尺度看:讲经堂中佛祖端坐在高20米的山头说法,木鱼置于手边,山下众罗汉姿态各异,有的已经呼呼睡去。塔林洞有金塔30余座,最高的30余米。4万多平方米的天都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十万大山景区,层峦叠翠,一望无际。最令人叫绝的是洞中的大壁画,在宽170米、高60—70米的大石壁上,画出了形形色色的天然美景,再加上一系列的浮雕,令人不能不叹为观止。

织金洞奇景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的杰作。自从地球形成以后,这一片地区经历过多少次沧海桑田的变化,终于逐渐从大海中隆起成为高山。又经过多少万年的洪水冲刷,淘空了山的肚子,形成了巨大的空洞。大约从26万年前开始了岩溶滴水沉淀制造钟乳石景观的过程。据工作人员介绍,洞里的钟乳石每年只能生长1—2毫米。要造出这仪态万千的惊人巨作,大自然年复一年地辛勤劳动,毅力更是惊人的。然而要破坏这种历经数十万年才能形成的美景却是很容易的。我们在水晶宫前看到有的玲珑剔透的倒挂钟乳石已被游人折断带走,以至不得不在水晶宫前装上带锁的铁门,没有导游陪同不得入内。从织金洞出来,陪同的同志问我的感受。我说,人的一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享受着天地亿万年造成的种种成果,有的人却不加爱惜,也不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这世界多少增添一分美丽,却总想做种种破坏的事,真是太可惜了。

织金洞处于苗族聚居地区,旧名打鸡洞,传说是苗族杀鸡祭神的地方。我们在洞中看到有一块小型的钟乳石形成的石狮。据说曾有人从洞中抱回家中,以后全家不安,老幼皆病,此人赶紧把石狮送回洞中,全家才得太平。这当然是神话。多少年来,少数民族兄弟,正是利用这样的神话传说保护了祖国的自然资源。这样的精神应当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到织金洞参观旅游的人数,1998年已恢复至4万余人,并仍有上升之势,但毕竟还是太少太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路途太远,交通不便。我们清晨从贵阳出发,只游了一个织金洞,回到贵阳已是万家灯火时分了。旅行社对安排这条线路的积极性也不高,以至于使这人间奇景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然而,“天生丽质难自弃”,总该有点办法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领略才好。也许,发展直升飞机交通是个投资不高的办法。这在中国又是一件新事。没有做过的事做起来是会有许多困难要克服的。

织金洞的现名取的是所在县的名称。织金的县名取的是秋收季节,谷物如金,把大地织成一片金黄之意。开发织金洞旅游,应该可以为织金织成更灿烂的金色明天。

转自: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17:10504&messageid=2664104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