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国槟榔庄园 |
[游记]南国槟榔庄园 |
2007-08-04 17u.com |
南国槟榔庄园 2004年5月份,我和湖南省老干部摄影家一行8人乘“房车”来到海南省通什市郊。沿着南圣河北岸走2公里便是南国槟榔庄园。 这儿周围群山滴翠,田畴连片,一派田园风光,是黎胞聚居的自然村。原是“合亩制”的村落,尚成片地保留着传统的船形茅屋。 据说,黎族祖先原生活在上海,以船为家,后迁入陆地,为怀念先祖的船家,在陆上盖成船形屋。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 来前听说以前寨里的男人留长发结鬟于额前, 以红布或黑布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然而再看这帅哥: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寨里的小伙>: 而我看见的寨里少女多是穿着绣有图案的筒裙,披绣花头巾,上 衣无扣,对胸开襟;喜欢带耳环、项圈、手镯等装饰品。。 她们精于纺织和剌绣,凭着灵巧的双手,用简单的工具便可织出精美图案的头巾、上衣、石榴筒裙等黎锦民族工艺品.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寨里的少女>: 也看到一位老妇右脸纹了面,我跟她说:“我可以给你照相吗?”她点了一下头,仍旧不停手中编制。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绣面”或“书面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纹身绣面纹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 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绝不能假借紊乱。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 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不幸与世长辞,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不然,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先人用具>: 海南通什<南国槟榔庄园> :黎族纺织工艺: 黎族的工艺美术,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纺织工艺上,海南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崖州被”曾远销中原。 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中,曾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的生动情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夜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我在那里还品尝了黎家竹筒饭和黎家山茶,观赏多姿多彩的黎族歌舞。您不妨也到那儿体验一下另有的生活 . -------------------------------------------------------------------------------- |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71728.html4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