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海口市南郊5公里与琼山县交界处,有一组文物群,人称“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占地3.7万平方米,它与两侧的学圃堂、观稼堂、东斋、西斋、苏公祠、浮粟泉、洞酌亭、伏波祠、琼园连成一片,树木幽趣,楼阁清雅,素有“琼台圣境”之称。五公祠建于光绪十五年,由道台朱采督建,1915年观察使朱为潮重修。 五公祠的五公是: 1、唐朝的李德裕公(公元787-850年),历任翰林学士、观察使兵部侍郎、左仆射、两度为相,是晚唐时代的有才政治家。唐玄宗时因受牛僧集团的谗言,被贬荆南,次贬潮州、再贬崖洲司户。62岁卒,死后封太尉,赠卫国公,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 2、宋朝李纲公(公元1083-1140年),进士出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有才华、有魄力的宰相。靖康元年(1126年)在宋民要求抗金的激愤形势下,宋钦宗任其为兵部侍郎,是有名的主战派,后因钦宗主和被罢职。不久金兵再犯,汴梁(开封)为投降派所断送,宋高宗起用李纲为相。李纲提出十条抗金建国建议和大修内政、加强边防、调兵遣将等意见,均未被采用。李纲为相仅75天便被罢免,当年被贬,1129年移万县。终年56岁,著有《梁溪集》。 3、宋朝赵鼎公(公元1085-1147年),进士出身,历任右司谏待御,参知政事。立主抗金,支持岳飞建议,荐岳飞为统帅。1134任相,1138因反对秦桧被罢相,1145贬至崖州任编管。但秦桧仍不放过,被迫绝食而亡,终年63岁。死后宋孝宗追封丰国公,赠太傅,著有《忠政德文集》。 4、宋朝李光公(公元1073-1157年),官居县令、资政学士等,是主战牌。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吉军、又贬昌化,藏书万卷被焚。居琼十年,终年80岁。 5、宋朝胡铨公(公元1102-1180年),进士出身,任枢密院编修、起居郎等职。因反对议和,上书请斩秦桧,被贬松洲与新洲。秦桧死后,宋孝宗继位欲召回,任文阁侍郎,胡推辞,后病卒故里。著有《瞻庵文集》。 五公祠正面大厅圆柱上有幅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易坚其志。 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五公祠内有口2300公斤重的明代大铜钟,用手动便嗡嗡有声。一汉代大鼓高1.5米,苏轼诗词石刻5方,宋徽宗的《神霄玉洁万寿宫诏》碑是国内稀有珍宝,还有历代陶器百件。藏有明宰相丘浚用的御赐龙碗,注入清水可以看到一条龙,张牙舞爪,活灵活现。 五位贤臣都是忠义之士,精忠报国、空怀壮志,遭奸臣馋害,被昏君贬在这里。五公祠内有五公石雕塑像,历代名人名士不少人为五公题词和楹联甚多。60年代周总理到此,对五公作了很高的评价,朱德、陈毅曾来五公祠,陈毅写了一首满江红《过海口、游五公祠》,朱德题诗一首。五公祠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近几年不断修复。 游五公祠给人一种伤感,历史上的忠臣良将,民族英雄,忧国忧民,在昏君之侧,为奸臣多害,最终丢官,了此一生。 导游小姐说的好:海南是过去的流放之地,现在人们自愿往这里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