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统手工艺 (一)南汉草席 南汉,乃泮水镇一个乡村,自古以来,编织草席是该村村民的 主要副业收入。“南汉草席”以美观大方、凉爽舒适、结实耐用而闻名遐迩。该村编织草席所用的草,俗称“观草”,人工种植于水田,其纤维细长坚韧,四季均可收获,一般自种自编织。 工艺上,首先将收获期的“观草”割下来,处理、晒干,再将一根根“观草”置于类似于织布机上,用棉线纵横编织成席。 (二) 参古竹器 参古,乃温泉镇一乡村,此村以手工编织竹器且所编织的竹器 工艺精细、美观耐用而著名(实际上,编织竹器乃温泉镇不少村子的主要副业)。参古竹器,包括盛放各种物品的盛器、筛谷子、扬米糠、筛米粒的器具、淘洗大米的器具等。 由于碾米机取代以往的人力碾米以及塑料制品的冲击,如今,竹器编织已逐渐走向衰落。 (三) 礼陶砖瓦 塔洋镇鱼良乡礼陶村,素有“砖瓦之乡”之称,“礼陶砖瓦”以质地坚固耐用、且色泽鲜明经久不褪而远近闻名,其中奥妙与砖瓦的材料与烧砖技术密切相关。该村旁有一天然湖,取自此湖的湖泥,经手工打成砖瓦坯、晒干,整齐垒置于烧烤窑(俗称“砖瓦灶”)里用木柴烧烤成形。 自七十年代后,一是由于木柴价格的上涨,制作砖瓦成本提高,二是民间建筑材料大都采用石砖、钢筋水泥,至今,“礼陶砖瓦”已失传。 (四) 礼都陶瓷 泮水镇礼都村,以烧制陶瓷而出名,所烧制的陶瓷包括农村各 种生产用具与生活用品,如屎盆、屎桶、盛放各种物品的“脚盆”、煮饭煮汤用的陶器、盘碟碗勺等。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塑料制品用具、不锈钢用具的兴起,礼都陶瓷已走向衰落,至今,所烧烤的陶瓷只限于祭祀时烧香烛所用的烛台、祭祀时烧香纸用的“聚宝盆”等。 (五) “看菜竹笠” “看菜村”乃塔洋镇一村庄,编织竹笠为该村村民的传统手工 艺。海南气温高、紫外线照射强,取自天然材料、既遮阳又挡雨的竹笠,是终年室外劳作的农民必备的日用品,而“看菜竹笠”以工艺精细、竹笠耐戴而闻名。 (六) 里文“锅突(谐音)” 塔洋镇里文乡,有几个村子的村民,世代传承制作“锅突”。所 谓“锅突”,即在大铁锅里煮猪食或洗铁锅时,将猪食及洗锅水从铁锅中盛出来的用具,别看“锅突”不起眼,这可是乡下使用铁锅必不可少且其他用具难以取代的用品。制作“锅突”取用刚结蕾时的椰子的外保护层,用水泡软后,用手工制作成形。 (七) 千秋八仙桌 “八仙桌”既是祭祀祖先时放置祭品的桌子,又是平时置于客厅中供放置热水瓶、茶具的桌子,因此,乡下家家户户都有一至数台“八仙桌”。从某种意义上说,客厅中所置放的“八仙桌”的质地,显示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经济地位。上好的“八仙桌”用上好的格木制成,不用上油漆也光彩照人,而桌子四周雕龙雕风式的木雕更为“八仙桌”添加光彩。塔洋镇千秋村的八仙桌以取材考究、木雕精致、坚固耐用而著名。 (八) 鱼良香烛 香烛,乃乡下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时必备之品。每到年终岁末, 塔洋镇瓦灶岭村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便忙碌起来,在一个个家庭作坊里,全家老少齐上阵,破竹子的破竹子、搓烛蕊的搓烛蕊、煮石腊的煮石腊、制香烛的制香烛、上色画图的上色画图……。制用香烛出售,已成为这几个村庄的主要副业收入,“鱼良香烛”也形成地方品牌。 (九) “红花金银香纸” 与香烛一样,金银香纸也是家家户户祭祀祖先的必备之品。塔 洋镇红花乡几个村庄,则以制作金银香纸而出名。与鱼良香烛一样,金银香纸的制作也是以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所制的金银香纸,不但供应本乡镇,甚至行销全岛。 (十) 堆上村京果 京果,乃用糯米粉加面粉手工揉成手指大水的小米条,用油炸 而成的小食品,也是过年时互相拜年的礼品。地方上,把只用油炸的京果叫“清枣”,把油炸后滚上糖粉的京果叫“糖枣”。塔洋镇堆上村,以制作京果而闻名。 琼海交通概况、指南 223国道(海榆东线)和岛东高速公路呈南北向从境内通过,两条省道横贯本市,与全省各市县连成网络。高速路在境内有4个出入口,从市府所在地加积出入口到省会海口86公里,仅一小时车程。市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市通车里程210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有1.1公里公路。正在兴建的龙湾港,计划在近期内建成国际中转港。潭门港是著名的渔港,也是通往东、西、中、南沙的起航港,有10艘渔、货两用的轮船直航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