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董永故里天仙配:古典爱情遗产-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

[游记]董永故里天仙配:古典爱情遗产-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

2007-07-16    xingzou.com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名列其中。一个古典爱情故事,为何被上升到文化遗产的高度?它是如何被传诵千年?又包涵了怎样的文化内涵?我们拨开传说的重重迷雾,还原爱情当事人真实的人生轨迹。

传说的完美结局

董永的故事,大部分中国人都不陌生,通行的版本是:他卖身葬父,孝行可嘉,天帝甚至命七仙女下凡,与他婚配。

这在中国民间传说里算得上是个特例,一般来说,在凡人与异类——无论是仙还是妖的爱情中,玉帝总是充当阻碍者的角色,董永与七仙女,大概是他成就的惟一一桩姻缘了。不过比故事本身更有趣的,是它由道德教育转化为爱情范本的传播过程。

董永最初的出名,缘于卖身葬父,他和卧冰取鲤、弃官寻母、扼虎救父等故事主人公一起被当成楷模,受到学者与统治者的推崇宣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关于董永故事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曹植的一首写孝子的诗,“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董永娶到神女,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品行,故事的核心是孝道,与浪漫无关。

但是在故事的口口相传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开始关注并猜测董永与七仙女的婚姻以及爱情生活。他们如何相见?七仙女又如何解释自己的身份?他们有多恩爱?他们每天干些什么……

于是就有了戏剧里的种种细节:槐荫下初会,七仙女当路坐着,董永不得不绕到小路上走,没想到七仙女又挡到小路上来,董永回到大路上,七仙女也跟回来再次挡在他前面,董永质问原因,七仙女只说父母双亡,愿嫁与他为妻。董永对这种不守妇道的大胆有点诧异与反感,直言指责,最后还是太白金星下凡把事情原委说清楚,董永几次推辞后终于欣然同意。

如果说这个片段,还带着一点礼教的束缚,董永面对爱情的态度还有些不明朗。那么被经久传唱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就大方直白多了,夫妻二人在回家路上心情无比愉悦,夸了青山夸绿水,讨论着家务活的分工,董永给妻子插花,两人互相说着情话,当真是你侬我侬,毫不避人。

与董永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刘彦昌与许仙,他们分别遇到了三圣母和白蛇,但最后都不得不夫妻分离,于是才有了沉香劈华山,与许世林挖西湖水的后续故事。所以,有董永的那样人生,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向往。

从一个品德榜上的楷模,成为爱情史上的经典,这样的故事堪称完美,成全了孝心,收获了爱情。

故事的真相

传说总会有源头,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件事,让人感慨,在互相的转告中,生活升华成了传奇。

像所有的民间传说一样,董永故事的发生地遍布数省,跨越十余县,于是出现了山西万荣、江苏东台、河南武陟、湖北孝感都将“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情况,每个地方也都有二人初见时的老槐树、成亲时的土地庙等。这说明了人们内心的美好寄寓,大家愿意做这样一个孝行感天的人的后代,也希望仙女曾经在自己的故乡出现过。

如果仅仅是传说,似乎没有必要刨根究底地去寻找这个故事发生在何处,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进行科学分析,从故事的表面下寻找发展演变的轨迹,还原其真实人生。

山西万荣县小淮村(原名尚孝村)关于董永的传说有很大区别,故事里的天仙是有原型的,根据县志等资料,董永的妻子是临村姓田人家的女儿,名字就叫田仙,天性善良,美丽动人,纺布、织布、绣花样样拿手,她织出来的布纹理细密,花色别致,人人都说她定是天女下凡,就叫她天仙。这样的一位姑娘,上门说亲的自然是络绎不绝,她的父母亲也就有点待价而沽的意思了,没想到田仙早就仰慕著名的孝子董永,二人在一座桥上碰到后更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她的父母自然是不肯同意这门亲事。田仙与一贫如洗的董永只好以槐树为媒,在土地庙里成亲,婚后田仙又靠一双巧手织布换钱,替董永还清葬父所借债务,替他赎回自由身,最后二人读书耕田,过着幸福的生活。

著名学者董大中,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从传播学、地名学、中国姓氏学等角度论证了董永故居的确在万荣县。再加上当地流传的独特的故事版本,万荣县的确是董永传说的源头。故事的真相虽然没有那么神奇夸张,却一样传达出传统爱情的执著、向善、不计较得失的美好色彩。董永与田仙的爱情,依然令我们向往。

经典的千年影响

按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

董永的故事,在万荣县小淮村一带的传承,自然也体现了这两种内容。

文化内涵的体现是他的故事至今影响着当地年轻人的择偶观,“嫁人就嫁董永这样的人”,是当地姑娘们的共同愿望;“找对象不要在乎他家里有没有钱,关键得小伙子好,只要人好,就算穷得跟董永一样,最后还是能过上好日子”,是长辈们的一致教诲。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积极的择偶观与爱情观,它包含了勤劳自食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健康的人生观。

外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婚俗上。万荣的婚俗花样繁多,保持了一种原生态文化的质朴。女子出嫁时总要在轿子上或马上带一个小男孩,带到新郎家,俗称“住轿娃”或“压马孩”,寓义多生子孙,人丁兴旺;婚礼仪仗队中有一个“担鸡”的角色,以前担得是大雁,因为雁忠于爱情,一只雁死了,另一只永远过着孤独的生活,不会另找配偶,后来因为大雁难寻,便用鸡代替;结婚时必备的还有“合婚布”,做婚衣的衬里。据说当年田仙与董永成亲前,董永卖身的雇主有意刁难,要求田仙织出三百匹布才能给董永自由,能力超群的田仙果然完成了织布任务,还清欠债,让董永脱离苦海,自己也嫁与如意郎君。从此之后,手织棉布也就成了结婚偕老的象征,三百匹简化成三匹(即一百尺),不论现在的衣服有多新潮,婚衣的里布还是要用最简朴的手织土布。

一桩爱情影响了千年婚俗。所谓经典,就是如此,它不仅可以充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寄托我们关于爱情的美好愿望,更能升华成文化现象,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

转自:http://xingzou.com/Article_5650.html8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