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畹溪漂流记 |
[游记]九畹溪漂流记 |
2007-08-30 tuniu.com |
在巍伟壮观的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有一条风光秀丽的小溪—九畹溪。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于九畹溪的源头,今秭归县芝兰乡开坛讲学,为楚国培养人才,并种下九吨芝兰,教育他的学生习幽兰品行,做治国贤能。有屈原的《离骚》诗句为证:“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兰之百亩。”九畹溪因此而得名。 很早就听说九畹溪山奇水异,是一条待开发的融旅游观光与猎奇漂流于一体的风景线,但一直不曾有机会成行。初夏时节,恰逢几位好友来访,兴之所至,于是携一橡皮舟,自九畹溪源头漂流而下,领略了一番她的风景。 九畹溪两岸的山奇,千仞绝壁。隔岸相峙或倚天独秀,俏立云中,或崔嵬岩绕,多姿多彩。壁上怪石嶙峋,奇构异形,千姿万状,莫不逼真。 “将军石”,线条简洁,轮廓分明,好一幅鬼斧神工的天然石雕。瞧那“石将军”,神态肃穆凝重,活象一位正在指挥千军万马临危不乱的将军。立于“将军石”下,仿佛使人置身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激越的战鼓,奔流的铁马,让人荡气回肠。“神牛泉”,形象生动,那一落三叠的泉水似九天甘霖洒落人间。掬一捧“神牛泉”的清泉,凉丝丝的,无限惬意,饮之,则沁人心脾。“凤凰山”,如一只昂首振翅的凤凰,那气势意欲冲天,展翅翱翔。“笔峰石”,酷似一支倒立溪边的羊毛大毫,颇具“戳笔问苍天”的气慨。“望夫石”,情山而立,翘首相盼,其神态惟妙惟肖,那满脸的沧桑写满一个乡间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痴迷……一个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都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将军石”相传屈大夫的一位学生从军后,因楚王亲小人,远贤臣,愤然解甲归田,回到故里,但他并没有忘记屈大夫的训导,于是立于九畹溪口,时刻等待着应召出征。又如“神牛泉”。相传当年屈大夫被楚王召进宫,便将那头耕种兰草的神牛留于此,让他造福于一方百姓……这些传说,大多与屈原有关,表达了后人对爱国诗人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 九畹溪两岸的绝壁上,多天然壁画,惟妙惟肖,异常生动。 一幅壁画叫“仙女沐浴图”,只见一群仙女自溪中洗浴上岸,正欲更衣,其娇态宛若朵朵出水芜蓉。另一幅叫“百肖图”,人物神态各异,喜、怒、哀、乐尽现其中。人物千姿百态,或坐、或卧、或奔跑、或漫步、妙趣横生。还有一幅叫“群猴嬉戏图”,只见一只老猴正襟危坐于峭壁上,二、五只小猴绕膝嬉戏,那老猴的满面慈祥,小猴的调皮可爱,栩栩如生…… 沿九畹溪而下约十里,溪北岸有一道高千米、宽数百米的绝壁,离地百余米有一横向裂缝,缝内清晰可见七具木棺,此乃千古之谜“悬棺”。民间有诗云:“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怀,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春到百花呈奠礼,夜米明月照录台。不知亡者哪朝辈,棺木七副洞穴埋。” 九畹溪,九弯十八里盘,溪水绕山而过,滩潭相连,溪水时而平缓,时而湍急,如一曲抑扬顿挫的交响乐章。平缓处,水平如镜,青山辉映绿水浑然一体,游鱼嬉戏落英相映成趣,荡舟其上,悠然自得,胜似闲庭信步;湍急处,溪水在山间奔腾冲突,峰回路转,咆哮向前,如脱缰野马,漂流而下,险象环生…… 九畹溪虽名为小溪,但其奇山异水却兼容了长江三峡瞿塘之“雄”、巫峡之“秀”、西陵峡之“险”,完全是长江三峡的缩影,故当地人称又之为“西陵小三峡”。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997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