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悠游揽胜山水间 (湖北 武汉 巫峡 游记)

[游记]悠游揽胜山水间 (湖北 武汉 巫峡 游记)

2008-06-10    gaibar.com

年来有个心愿,就是邀上十来个好友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因囊中羞涩,只能“望梅止渴”。今年终于可以成行,偏偏又有几位因故走不开,实为至憾。好在还有七人,算是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我是搂草逮兔子,顺手做些记录,算是原始资料。回来之后,用认得的一些方块字尽量把它串得有点模样,像一篇日记。都是实话,又是一个“绿林好汉”卖弄风骚,故于副题上冠以“粗写真”,以免吊人胃口。
计划先去湖北宜昌参观三峡大坝,再去湘西会友、观光,最后去韶山拜谒毛主席的故居。瞅准机会,便兴冲冲地上路。

7月20日 晴
晨5时30分,自莆田出发,7时赶到长乐国际机场,8时10分,飞机准时起飞。
在数千米的空中,俯瞰闽北大地,雨后青山,一片墨绿,阳光初照下,水气升腾,群山顶上形成一个个白色蒸气柱,依山势,或粗或细,或高或低,似农家袅袅炊烟,好一幅美妙的风景画卷!此等美景只能天上有,我们高高在上,飞过城市,越过高山,真乃飘飘欲仙。
9点半左右抵达武汉机场,得知晚上才能转机去宜昌,决定先到市内走走。机场工作人员提示,去黄鹤楼、归元寺这两个地方,既有代表性,时间上也比较宽松。黄鹤楼肯定是要去的,我想弄清楚当年崔颢为什么会在楼上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叹。兴致勃勃地登上“天下第一楼”,未曾见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景,却见一江黄水滚滚流,不由我们不皱眉头,同行有人戏谑地说:“见到黄河了。”“不对,这是长江!”游人中有位老兄,认真地纠正“错误”。我们是刚刚飞出笼子的“鸟儿”,即便到了这里,原也体会不到崔老先生当年的“愁”滋味。而今面对一江滚滚黄水,却也不得不说“愁”了!而且沿途所见武汉市市政建设与福州市相比似乎差了一个档次,少有新的高层建筑,且外观多为冷色调。武汉乃九省通衢之地,如此这般,似有不该。
午后到了归元寺。归元寺中有五百罗汉,在全国是知名的,听说在里面可以问得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不巧,正是众罗汉们“休息”的时候,他们已经“脱去”身上的袈裟,信徒们准备重新给他们贴金抹粉。所以我们就不打扰他们了。
飞机约于晚10时从武汉起飞,半小时后到宜昌机场。晚11时半入住宜昌市金利源大酒店。

7月21日 晴
上午参观三峡大坝。车子直接开到一个制高点上,在简易棚中筑有三峡大坝沙盘,山顶修有供游人远眺大坝的观景台。听了讲解,看了全景。我为工程之浩大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在那还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且是锄头加扁担的年代,老人家竟然发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愿,这需要多大的气魄!而今天,我们居然把它变为现实!极目望去,四周全是工地,那高大无比的吊车吊臂直指天穹。游人如织,但工地上只见机械难见人。现在的人真是享福了!记得当年大兴水利时,随便哪个小水库工地上,肩挑手推的人都是成千上万。“人山人海”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如今这种情形只出现在旅游景点上。
而后下到大坝上下各点观看,据司机讲,这是当年接待中央领导人的参观路线。远看栓舶柱,近看通船闸门,全是新生事物,也都是巧夺天工的杰作。然后去参观葛洲坝,我们像乡巴佬进城那样,顶着烈日,目不转睛地看了船过闸门的全过程。这里很快就要降级了,葛洲坝本是世界第四大坝,三峡大坝建成后是世界第一大坝,它便成了老五。

7月22日 晴
晨7时从宜昌乘“长江号”飞船游长江西陵峡、巫峡。虽是九九艳阳天,船在江上行,江水涌动,江风拂面,船舱里还是颇为凉爽,只是一江黄水始终使人心情沉重。
上午11时在巫山县转乘小木船去小三峡。进入小三峡,这才看到真正的青山绿水,大伙儿的脸上也开始由阴转晴。平生第一次看到古栈道遗迹,建设之难,匪夷所思。从小三峡入口(即龙门峡)直至陕西省镇平县,绵延400多公里。栈道孔口6寸见方,2尺深,孔间间隔4-5尺,离水面1-2丈高。我真要替古人担忧了,这是怎么凿出来的呢?
此地人叫梧桐树为女儿树,哪家女儿出生时就要在门口栽上梧桐树,女儿出嫁时砍掉梧桐树做家具当陪嫁,故名女儿树。导游小姐年纪看去不大,就笑问她家门口的梧桐树砍了没有。这真是一种再文明不过的礼貌用语。
进了小三峡,天气变得酷热难当,可一进巴雾峡,霎时下起倾盆大雨,造物主真的是翻手为云覆手雨。中午就在江边的沙滩上用餐,炎炎烈日下吃饭这滋味,如同久违了的军队野营拉练,只知其饱不识其味。
原想赶回宜昌,但从小三峡回到巫山县时已无飞船,只好在巫山县过夜。不过,2003年后,这里就成了水下遗迹,住一夜还是有纪念意义的。况且是在巫山神女的呵护下安然入睡,不啻是桩美事,还可头枕长江万里波涛,让旅行凭添壮丽,大家不仅没有因行程的改变而懊恼,反而是兴奋不已。

7月23日  晴
上午8时40分从巫山县码头乘飞船回宜昌,不曾想飞船一路走走停停,下行竟比上行慢,全然没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惬意之感,中午12点多才回到宜昌。
7月24日 晴
今晨2时50分从宜昌搭襄樊至湛江的火车去湘西吉首。原想找个坐位不成问题,不料连车厢过道里的人都是摩肩接踵。站了一个小时后才给我弄到一个硬卧上铺,其他6人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时候挤到餐车上将就,早餐后才有硬卧铺位。
中午11点多抵达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校副校长田际平同志亲自接站,中午即盛行款待,校领导全部到场。下午看了市容、吉首大学,又上了一心阁,远眺吉首全景。晚上又是殷勤接待,特地去“湘泉”厂买了酒鬼酒,他们频频劝酒,我们也频频干杯,方知不仅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有“酒逢名优千杯少”呢,喝好酒真是一种享受。
7月25日 晴
7点半出发去凤凰县。凤凰县地处偏僻、地盘不大,只有35万人口,文化积淀却非常深厚。出了许多名人,政界、军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都有,近代就有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和沈从文、黄永玉等重量级文化名人。
讲到这里,我要说咱们莆田、仙游人,今后得少说一点什么“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类的蠢话,既贻笑大方,又害了子孙。不是么,一个底气不足的人,头上硬要顶着一根高高的竹竿(空心!)耍把戏,旁人看了,多滑稽!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好。
先看南方古长城,这是近几年才发现的历史遗迹。再去看黄丝桥古城,位于城西三十公里处,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年),初为兵营,现在是典型的苗家人聚居地。城为长方形,一周六百八十六米长,城高一丈五尺五,城厚九尺,房屋低矮,原先都是一层的瓦房,现在有二、三层的,听说都要恢复原貌,作为参观景点。
午饭后参观沈从文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上,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先生出生于1902年,是坎坷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也是奇异的一生。只上过小学,还是“逃学大王”,15岁就走出凤凰,在旧军队里当兵,漂流湘西沅水流域,19岁闯入北京,过着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却也从此发奋进取,迅速崛起,在文学、考古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了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还被冠以“乡土文学之父”的头衔,影响遍于全世界。
然后过北门跳岩,乘小舟下沱江参观沈从文墓地。那里名叫“听涛山”,有其表侄黄永玉题词:“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有其小姨子——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女士题词:“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意为“从文让人”,彰显他的为人。
又逆沱江而回。江面江水清,江底水草绿,两岸山连山,山山葱笼叠翠,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泛舟江上,令人流连忘返。我们都把手轻轻地放入水中,享受那大自然对我们肉体的抚慰和洗涤。我突发奇想,如果每人都在这沱江之上漂它几天,或许能荡涤去心灵中的种种污垢,这世界上便能省却许多烦恼。
下午5点半赶到苗族风俗村——吉首市矮寨镇德夯风景区,四周山峰高大奇特,山上林木郁郁葱葱,要不是有人领路,着实是个“云深不知处”的幽深所在。先看45分钟苗家姑娘歌舞表演,有抛花选婿的节目。抛到谁,谁就要与之对歌,姑娘送一精致荷包作为“定情”礼物,饭后合影留念,跟小孩玩过“家家”似的。
吃晚饭有一番折腾。门口摆一个大火盆,进门前要绕着火盘兜圈子,说是转一圈官运亨通,转两圈财源滚滚,转三圈桃花运来等等,害得大家有心玩还得分心去数数。后来听说是苗族多住深山老林,山里瘴气很重,容易得病,所以要在门口用艾草烧火,出外回来先在门外绕着火堆转圈子,以去除身上瘴气。这是第一关。第二关,对歌, 苗家姑娘站在门坎上,用花布栏着,她先唱歌,不知其意,我们是真正地傻帽一个,只好也推出一人,随便唱一首,算过关。第三关喝一碗酒(大碗底部一点点水酒),然后才能进屋坐到饭桌前。第四关,每个碗上只有一根筷子,问是什么意思,要答是苗家待客一心一意,才给另一根筷子,一人给一碗甜茶。第五关再对歌,每人再喝一碗酒(还是大碗底下一点点水酒),这才能吃饭。吃饭过程中调皮的苗家姑娘会趁你不备,悄悄地拿走凳子,让你摔个“四脚”朝天,或者用锅底黑灰抹你鬼脸。我们最担心的大碗喝酒的场面没有出现。也许是那铜臭气已渗入民俗。需知这酒是买来的,大碗喝酒的担心便成多余的了。我想,有许多民俗,是我们的先人在和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正该好好地珍惜,可有些不经意间就被我们给玷污了,比如说进门前用艾草烧火熏身,以去除瘴气,乃科学之举,非要加个转几圈便有了“桃花运”之说,暂且不讲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即便是对我们游人,也仿佛是正当面对一杯采自云雾山中的好茶,心中想像着它是怎样的清醇时,突然间掉进蟑螂屎,虽只是小小的一粒,再怎么说,也是大扫其兴,懊恼不已,作回头客的念想便荡然无存。

7月26日 晴
晨7时许从吉首出发,乘火车在猛洞河站下车,去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途经古丈、永顺县,约三小时,才到漂流始发地。田校长交待身上不能带任何怕水的东西,但要买上水瓢、竹水枪,以备漂流过程中打水仗之用。因为我们是最后一条船,没有对手,就一边打“内战”,一边欣赏猛洞河两岸迷人的风景,也不亦乐乎。从哈尼宫下水,回龙峡、梦思峡、阎王滩、猴儿跳……共有108处水滩,泛舟于这条神奇的河上,恍若置身天然画廊、人文宝库中。舟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有乱石间飞渡,百浪中穿梭,玩的就是心跳的刺激;也有静静的水,静静的山,让人从山迥水转的峭壁幽谷、古木森森的花香鸟语中品评出山水美丽以外的享受,获得人生启迪。
到半渡吃小点,看到前头不远处有几条船,大家精神振奋,草草糊弄几口(玉米棒、糍粑、油炸豆腐块等),匆忙往前赶,都掏出水瓢、船桨使劲划水,很快便追上前头的船只,见船就泼水。本“战斗小组”的成员,都是能领兵一个营以上的小头目,特别能战斗,接连打败三条船。那种得意心情,真跟打了胜仗似的。 
上岸后已是下午三时,在永顺县王村镇吃午餐,饭后去镇里走走。该镇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是楚蜀通津要道,更因当年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而名噪一时。像这种窄窄的、弯弯的、高低不平的石板古街道,在我国南方,几十年前随处可见,只是因生活条件改善,盖新房修新路,完全保留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如今这里成了人们怀古的好去处。王村虽已破旧,但生意兴隆,商品多为民族服饰,大部分是腊染的工艺品,也有卖假银元、假古币,还能看到少数民族妇女当街织锦,是难得一见的情景。
晚九点从猛洞河站北上,于十时抵达张家界站。

7月27日 晴
张家界首日游。上午八点出发,乘缆车从后山越上黄石寨。第一次乘缆车,远看缆车像个小菜篮子在空中晃悠,真有点提心吊胆,好在只有九百多米长。不过在缆车之上,在穿云破雾之中,俯看群山,那奇峰异石,幽谷翠林,别有一番情趣。我禁不住要问,这不就是天堂美景吗?!原来这是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过去是国营林场,锁在深闺人未识,被著名画家吴冠中来此写生时发现,也听说是当地有心计的官员促成吴冠中成行的。上午在黄石寨上观赏群山奇景,天柱峰、八戒岩、摘星台、夫妻岩、雾海金龟、母子情深、定山神针、天书宝匣等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我们是一步一回头地从前山步行下山。
午后沿金鞭溪缓缓而行,行人络绎不绝。路下溪水潺潺,路上林木葱葱。这林子大了,真的什么鸟都有,不时蝉鸣鸟叫,特别是听到各种动听的鸟语声,精神为之一振,这是儿时的记忆中才有的情景,我忽然想起黄庭坚的“春来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词句。这鸟语,童心不解其意,两鬓斑白了的仍不解其意,但它是大自然的谐音、谐趣。我后悔没有带录音机来,要是能把这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美妙无比的天籁之声录了下来,给家人、亲朋好友们共同享用,那才是最珍贵的礼物!置身其中,恍惚中觉得自己变得年轻许多,身轻气爽,也忘却了炎热。虽说男导游是个“哑蝉”,不像人家女导游有说有笑又会唱,不会调动大家的情绪,但也没怎么扫我兴致,反而觉得还是“哑”了的好。当我们在悠游揽胜,人在画中,画入心中,身心都在神游大自然时,是无人能“导”、也不需要什么人来“导”的。三小时的路途,只有两位最年轻的人步行到底,其他人都先后坐了滑竿,我为了体验,最后十分钟路程才坐上滑竿,戏说一辈子为别人“抬轿子”,也要体验被人“抬”的滋味,其实是挺不自在的。到终点后大家揣测步行人的心态,说是有这么几种,一是羡慕,有钱真好,可以有脚不走路;二是嫉妒,“看把这些‘臭阔佬’美的,我有钱了可不这么摆谱”;三是怀恨,这"压迫"人的家伙,巴不得轿夫跌一跤,把他从轿上抛到溪水中;四是高兴,轿夫高兴又赚到一笔钱。而我,看轿夫那近似变形的身影,觉得怪可怜。

转自:http://www.gaibar.com/zjsh/2007-12-05/20071205104350_71220.html4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