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黎笙:毛泽东在东湖客舍 |
[游记]黎笙:毛泽东在东湖客舍 |
2008-05-22 sina.com.cn |
1974年秋,毛泽东最后一次来武汉,这也是他自建国后频频来汉的第三十一次,其时距他逝世不到两年,他身体大不如昔,已显龙钟老态,但离去前仍说:我还要再来,我喜欢武汉这个地方...... 东湖客舍(现名东湖宾馆)默默相守,深情长望,二十四度华年在东湖波光里荡尽,“断无消息石榴红”,而曲廊和台阶,镌历历往事永志不忘...... 窗外的苍松与绿樟可以为证,毛泽东于1956年5月31日初渡浩浩长江,继以再渡,6月5日在东湖甲所挥毫写下《水调歌头·游泳》,墨砚厚重盈尺,毛泽东驱遣击浪之余兴,奋张图强之雄风,笔走龙蛇,竟是满纸云烟。“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同毛泽东一道品尝武昌鱼的,是来自泰晤士河畔的蒙哥马利元帅。虽是五年之后,然武昌团头鲂的味道犹鲜。满口鱼香,余香,遂有妙语如珠。长谈于甲所,中途休息,徜徉于院中花坛前,朗朗大笑,自然是毛泽东了。 意兴犹浓,似嫌言词不足以达情怀,于是邀蒙哥马利一同畅游长江。 大江东去,波涛滚滚。西装革履的英国元帅立于轮船甲板,凭栏俯望六十八岁的中国领袖在惊涛中出没,安详自若一往无前。 毛泽东“不管风吹浪打”一番畅游,出水上船,照例饮茅台酒一杯,腹中涌起暖流,又陪蒙哥马利赴汉口胜利饭店蒙的下榻处,再次倾谈后,毛泽东赠以亲笔手书《水调歌头·游泳》。 有几多难忘的接见在东湖之畔。外国元首、新闻记者、知名学者纷纷而来,一睹毛泽东的风采,聆其智慧谈锋。西哈努克、胡志明、金日成、卡翁达等,以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杜波伊斯等等,一路风尘而来,有的来过不止一次。那一刻,曾是何等热闹的景象,轿车鱼贯而来,华灯满堂竞放。那是隆重的节日,东湖的柔波更柔,似欲将其景其情收进千顷明镜。是时,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精力充沛,气贯长虹。而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更是两鬓犹青,如星伴月,他不离毛泽东左右,从花香鸟语的东湖,走遍荆楚大地。 不错,毛泽东对东湖客舍有一缕剪不断的眷念。曲径的尽头湖岸弯弯,扁舟来去渺渺;对岸,远山如黛,参差的绿顶宫殿沿山势而上,武汉大学便掩映在绿树烟云里,朝朝暮暮的读书声依稀可闻......隔岸的客舍里,但闻轻浪接喋、落花拂地;这等境界,宜读书写作,户外踱步,颐养天年。焉知毛泽东静动皆宜,更爱投身激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满腔豪兴,又岂是一院幽深可留? 那年,正值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春风吹开毛泽东心扉,兴致勃勃。一日,欲尝老通城的豆皮,于是驱吉斯轿车,跨过长江、汉水两座大桥,直抵汉口花桥。当年车少路畅,自东湖客舍出发,仅二十分钟,便迎来豆皮的缕缕香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39f5b01008gkm.html2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