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古琴台游记,细品知音和友情

[游记]武汉古琴台游记,细品知音和友情

2007-07-16    poco.cn

2004.11.08 武汉 晴

难得的晴朗,一扫这几天多雾的天气,争取时间好好走走武汉知名的旅游景点。来此之前,就已决定需来古琴台看看,主要是因其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典故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一早就打车直往武汉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古琴台。

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面积不大,但景色秀丽。相传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二人知音的传奇色彩,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由知音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

车子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门票10元,倒还不贵。这是一个并不华丽和喧嚣的景点,倒是显得内敛和朴实,也许映射了古琴那种深沉浑绵的内涵。游客不多,倒显得许多清静,也正和了我一人独享的心境。

在“高山流水”水榭长廊里,有一位少女让来客静静听了一首“高山流水”,应该算是保留节目了。只是用的是古筝,感觉筝和古琴相比,稍花哨了一些,不及古琴的深远和穿透感。不过最早已前我也是先听筝的,一段时间后接触了古琴,真是感觉内涵和韵味更深了一层,至此对古琴是情有独钟。中国“琴棋书画”中,也是以古琴为首,可见其地位。

想想古人之友情,如此真切,看完后真是肃然起敬。想想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手机、互联网等已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是真情反而是越来越疏远了。这天下能算得上是莫逆之交的知心朋友,又有多少?

典故由来:古琴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南侧。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又有“伯牙台”之称。千年传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据明末话本选集《今古奇观》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氏,仕至晋国上大夫的俞伯牙,精于音律,善操琴。一年,奉晋主之命使楚,办完公事,张一风帆,返乡省亲。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值中秋,适逢雨止云开,明月当空。伯牙在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抚琴案间,以遣情怀。方弹一曲,琴弦忽断,伯牙大惊,料有人听琴,遂下船察看,见有樵夫立于岸上,经两厢辩琴论艺,伯牙始知此人非俗士,于是邀其入舟,此人乃钟子期也。此时,伯牙续弦再操瑶琴,始奏一曲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续奏一曲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曲高山流水喜遇知音,上大夫与樵夫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在钟家重聚。一年以后,俞伯牙重回故地时,子期不幸离开了人间。伯牙面对一丘新土,悲痛欲绝,便在坟前抚琴祭奠,重弹“高山流水曲”以寄托哀思,琴声惊天动地,哭声悲切,招来山中黎民百姓围观,闻琴韵铿锵,鼓掌大声而散。伯牙见此情景更为伤心,对天长吟:“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吟罢,伯牙从衣间取出小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从此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由此,“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为佳话,千古不衰。“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就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有道是:“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

转自:http://my.poco.cn/myBlogDetail.htx&id=237074&userid=8415123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