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昌蛇山矶头今昔

[游记]武昌蛇山矶头今昔

2008-05-22    bokee.com

逛蛇山头,那里已经全部修成了水泥地。下雨下雪,照样好走路。还记得地上曾经有一块清代流传下来的“鹅”字刻字碑,一笔写成,传说是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有一次情不自禁地写下这个“鹅”字。1986年,现在的黄鹤楼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就以鹅字碑命名。

由于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记忆已经很模糊。蛇山头还有什么古迹或者历史文物都不大记得了。但是,蛇山头有些情景却总也忘却不了。那就是蛇山头的“露天乐园”。

走完蛇山头临江部分的老建筑,接下来是光秃秃的山上部分,到解放路下山台阶,大约有200米左右。山顶是倾斜的,宽约20多米,全部是自然的碎石头,走的人太多,已经接近平坦了。山的两边则是树木密布,杂草丛生。山体斜度不大,所以人们上下并不费劲。到处都有人为踩出的小路,也有许多比较平的山地。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蛇山这一段自发形成了民众娱乐的场所。

从小起直到修建大桥动工而封闭蛇山止,这段时间我和同学以及家人经常到蛇山来玩。但大多时候是我独自来逛的。因为家离蛇山近,后来又因为初中学校十中就在蛇山脚下,所以我有机会就会去蛇山。

每天,蛇山上(包括蛇山两侧)人流涌动,像赶集或庙会一般。山顶路的两边是一个个地摊,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玩打的、杂耍的、卖狗皮膏药的、测字算命的、吆喝兜售各种手工艺品的、卖草药的、拔牙齿的……反正如今庙会摆的,蛇山乐园都有。

我那时最喜欢挤在人堆里,看变戏法。一次,变戏法的老头,拿出一顶草帽,用红绸子盖着,说等一会,喊一二三,就会出来一条蛇给大家跳舞。我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等待蛇的出现。哪知老头不知怎么就扯到人的腰酸背痛上了,只见他顿足大喊,说这是肾亏了,不治不得了啊!说着说着,从身上摸出一把小纸包,说初来宝地,不要钱奉送各位祖传的丹药,吃了包好!有需要的举手我送到各位的手上!……此时,就有许多人争着举手,老头真的往一些手上送。于是要的人就更多了,老头趁机说,哎,有位同志说了,我不要你送,你卖10包我好了!(其实没有人说)于是就有一堆人围拢去,都掏钱要买。老头说都有都有,我这是祖传的,初来宝地,优惠,只要5毛一包!……当时我还傻傻地等着变蛇,最终只见老头数钱,顺手拿起帽子戴上,收拾东西,竟然走了!

我还喜欢听相声。那时蛇山上说相声的都是摆地摊,开始一声不吭,自顾自用手抓了一把石灰粉,蹲在地上写字。字写得非常漂亮,流畅的行书呢。慢慢就围拢来观众。说相声的,开始说笑话,引得观众哄笑。有的是说单口的,有的是两个人一个问一个故意打岔,逗观众乐。据说以后在武汉走红的相声名家,也曾在蛇山上摆过地摊。

蛇山上的秩序非常好,我去过无数次,从来没有看到扯皮拉筋的,打架斗殴的,也没有看到有人收税。因为是山上,完全不用担心车辆,所以所有人都显得无忧无虑,轻松自在。尤其是小孩可以到处看热闹,大人也不担心会出什么事。

蛇山两侧则多半是圈起一块地,表演各种民间绝活的。比如表演钢刀剁胸、钢叉扎喉以及睡钉板再压石板用锤子砸之类的硬气功,说鼓书,说评书等等。如同天桥的把式,但绝非光说不练。这些表演,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地盘。尤其是说书的,搭起了油布棚子,里面有条凳。那时,我要是放学早呢,就常常去听书。讲的都是武侠之类的长篇。对于内容不怎么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说书人的神态动作。有个叫丘瞎子的,很有名。声音沙哑,但听起来并不觉得难听。丘瞎子并不瞎,只是两只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好像没有眼睛一样。他的书棚里,条凳上总是坐满了听众。看得出许多人是常客,他们和丘瞎子非常熟,有的人甚至帮忙收钱。像我这样的中学生,当然是白听,从来不会给起钱。说书,总是说到一定时候,醒木一拍,表明要收钱了。坐了凳子的肯定要付钱,站客可给也可不给。丘瞎子用帽子装钱,挨个走来,站着的听客,不给也不会说什么。因为跑江湖的有跑江湖的规矩:有钱的帮钱忙,没钱的帮人忙。只要拢来了,就是好事,谁也不能得罪。我自然属于“帮人忙”的群体。不过现在想来,像我这样的少年儿童,没准在丘瞎子眼里,原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蛇山“乐园”,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有时也有点小消费,我对那提着篮子叫卖的素菜特别有兴趣。卖素菜的人,大多是老婆婆。篮子用白纱布盖着,素菜便宜的只要1分钱一块,像素鸡子、藕圆子、豆腐干等,贵的有要5分钱和1毛钱的。我买上几块(个),蘸着篮子里的辣酱,吃得津津有味。

蛇山乐园,名气很大,当时只有汉口的民众乐园可以与它媲美。而民众乐园要收费,蛇山乐园则非常自由,完全可以玩上一天不花一分钱。所以,南来北往往跑江湖的没有不到蛇山摆摊的;江城民众也很少有不去逛蛇山的。如果是节假日,蛇山上更是人山人海。

还记得一件事,可能是1953年吧?毛主席也到蛇山上来了!那天我好像是在学校里,后来听说了这个消息,兴奋极了又遗憾极了。据说,毛主席一行人走上蛇山,开始没人注意。后来不知是谁发现了,说这不是毛主席吗?接着另外的人也发现了,立刻轰动了!“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口号声大作。听说满山的人疯了一样潮水般涌动。蛇山下的人也知道了,也争抢着朝蛇山上跑。我回家的时候,应当是这个轰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还看见街上围着一堆堆人说这件事。至于毛主席为何要上蛇山(据说是要亲自勘察修建大桥的路线),后来怎样离开,等等,都不得而知了。……

蛇山乐园随着大桥的动工而自然消失,如今能记得它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过去了的东西已经成为历史,那么热闹的情景只不过偶然从我记忆的深处泛起。

转自:http://chenrenjiang.bokee.com/viewdiary.22418430.html81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