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章华寺-国内景点国外景点章华寺游记景点门票价格-中国旅.

[游记]章华寺-国内景点国外景点章华寺游记景点门票价格-中国旅.

2007-08-04    ruchina.com

座落在沙市市区东北隅之太师渊(原属江陵县),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名豫章台相传为楚国遗址,此寺由此得名。亦有谓此名章华台,寺亦名章华寺。 据记载,章台寺始建于元泰定年间。明建文帝曾游此寺,并吟曰:“楚歌赵舞今何在?唯见寒鸦绕树啼”。
至清道光年(公元1821年),寺僧以禅堂窄小, 遂竭力经营,拓地增舍,终致庙貌巍峨。现存殿宇,有较多晚清修葺痕迹。计有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大雄宝殿为其主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檐下用支条代替斗拱,表现出南方建筑特点,寺内藏有清雍正年间皇室颁赐的全套《藏经》8000卷及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两尊等珍贵文物。大雄宝殿前有一簇古梅,老态龙钟,莫知年岁,据说为“唐梅”。大雄宝殿东有一古井,名沉香井,又名浇花井,井深水清。清人宗湄在《沉香井》诗中称:“朝汲井泉甘,暮汲井泉冽”。今井水清冽如故,井沿上清人镌刻的“沉香古井”四字清晰爽目。
佛门逢盛世,古刹换新天。今日之章华寺,殿堂雄伟,古朴典雅;佛像庄严,金碧辉煌;千佛铁塔,高耸入云;众僧安居,法幢生辉;楚梅傲雪,唐杏参天;古台古井,文物荟萃。在荆楚大地乃独树一帜,令世人瞩目。
章华寺所在地太师渊,地处荆沙市中心城区,属繁华闹市。太师渊,原名章台渊、台寺渊,是一片风景秀丽的水城。因明宰相太师太傅张居正治理其水患而更现名。它南临红门路、商业城、供销大厦;北接太师渊公园、红星路、金龙大厦;东临太师渊路;西倚烈士陵园。介于江汉古典建筑区、玉桥文物古迹区、园林文化风景区、春来商业购物区之间。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章华寺屹立此地,可谓闹市之中的清静佛地。
从红门路向东接太师渊路口,建有一座高大雄伟的歇山式牌楼,匾额上“古章华台”四字为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
顺太师渊路前行数十丈左侧,拾级而上,即为章华寺(古 章华台遗址)山门,红墙黄瓦,赵朴初居士亲题“章华寺”三个 大字,用大理石刻成镶嵌在山门正中上方,金光四射。山门背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时时警醒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进山门第一院为寺内最大的院落,正中为莲花形喷泉池,建造者取莲出污而不染之意。因楚灵王昏庸残暴在此建宫,是为污;古刹建此则为莲。东侧为钟楼,内悬铜钟一口,高约五尺四寸,重约七千斤,钟声宏厚,余音悠长。楼下为地藏殿。西侧是鼓楼,内挂大鼓一面,直径达六尺,人称“天下第一大鼓”。楼下为伽蓝殿。钟鼓楼后各有配房十余间。正面为天王殿,弥勒佛汉白玉法身稳坐正中,慈颜常笑,大肚能容,令人皆大欢喜。四大天王神态各异分立两侧,护国护法,八面威风。
出天王殿又是一院。院中,唐代银杏苍劲挺拔;章台楚梅,郁郁葱葱。杏梅之间是一阅台,台上是宝鼎香炉。台下是一封闭式四角亭,金丝楠木柱,飞檐抖拱壁,它饱经风霜,不知始建于何年何代?传说原是一处赏梅亭。韦驮菩萨供奉于此,称韦驮殿。殿中韦驮面朝大雄宝殿,双手合十,降魔杵横卧于两臂之上,也不知是怎么放上去的,凡夫俗子及不可想像。此像是宽莲法师重振章华新塑的第一尊,意为“护持佛法,服务众生,战胜魔难,振兴章华”。院内东西两侧分别为斋堂、客堂、以及寮房、伙房。四周松竹成荫,围廊相连,十分雅致。
与韦驮殿相望,是一座飞檐曲拱、雕梁画柱,清代风格的雄伟建筑,此乃大雄宝殿。殿宇中央金刚莲花宝座上供奉的三华严三圣世佛,是由一棵千年古樟雕琢的。1989年4月,本寺现任方丈宽莲法师带病出山,寻遍江西、福建二省,终获此树。并请得一位祖传民间雕刻设计师,组织百余人精雕细琢,历时半年,成其佛宝。法身及其莲座均由真金贴面,造形庄严华丽,慈悲静穆,实为寺院佛像之上品。背面是漂海观音群雕,观音菩萨立海岛,善财龙女侍两旁。其工艺之精湛,仿佛呼之欲出,寻声便救。后侧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分乘青狮、白象,似赴灵山盛会。两侧为十八罗汉群雕,它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吸收了历代佛教绘画、雕塑之精华,突破了传统的十八罗汉排排坐的刻板模式,在空间布局和人物造形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之成为两个雕塑群,生动活泼,增加了艺术魁力,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原局长任务之誉为“国内首创,独树一帜”。
出大雄宝殿后门,是一个由四面建筑合围的天井式的小院,正面楼上为藏经楼,楼下为玉佛殿,左右是回廊和厢房。原藏经楼为木质结构,造形精美大方,是清末净月大师钦封大僧正,御赐《龙藏》等珍品时效建的,已年久失修。重建此楼为代木结构。楼上除藏有《龙藏》外,还有《频伽藏》、《续藏经》、新修《大正藏》等法宝。楼下为玉佛殿,供有新请缅甸玉佛二尊,一卧一坐。卧佛法身一丈五尺,坐佛高约六尺。殿堂周围挂着数十幅油画,艺术地、准确地概括了释迦牟尼出生、创教、弘法、成佛的一生。玉佛与油画交相辉应,令人肃然起敬。
藏经楼后面是一排二层楼房,作案房、库房、小斋堂、会议室、接待室之用。其后就是本寺园田和后山门。
大雄宝殿东侧是法堂、衣钵寮、烧香寮、方丈室构成的四合院。小巧玲或,鲜花环绕,怪石林立,体现出荆楚文化的内涵。方丈室再向东是极乐宝殿(阿弥陀佛殿),殿前也是一个小院,假山喷泉,翠竹倒槐,别有风韵。殿内供奉接引佛一尊,高约一丈,由整块汉白玉雕成,接引佛左手当胸托莲台,右手下垂作愿印,让人们往生净土,见佛闻法悟心性。
藏经楼东侧,方丈室之后,也是一个院子,钵花满地,葡萄满架,往东进便是净业堂。原为净月大师关房,现为退院和尚、病老僧人和尊客的寮房。往北进华严门向东为禅堂,中央供一尊缅玉佛坐像,法身五尺,晶莹透亮,实为缅玉之上品。两侧子单、广单、钟板齐全,清静整洁,每日均有僧伽数人或参禅或跑香,晚上为四众念佛之处。
大雄宝殿西侧出莲华门,又是一个院子,正面为大悲殿,殿内供一尊汉白玉观世音菩萨立像,与天王殿弥勒佛、极乐宝殿接引佛构成汉白玉佛三角,据说三角形稳定性最好,象征章华寺千秋万代佛光普照。殿中观世音菩萨左手在胸托净瓶,右手下垂持佛尘,头部微向右偏,两眼稍向下视,脚欲前迈,此乃宽莲法师独创“观音跋步巡思之像”。其造形自然和谐,端庄清秀,十分别致。殿外西侧为观音堂,以接待十方朝山云游之女众。大悲殿西侧出般若门为僧伽楼,分上下两层,每层两个单元,每单元住五僧,设有小佛堂作公用接待室,自成一体。此乃戒腊五夏常住僧之宏房。往西出净土门是一个大院子,塔林、灵骨房、大放生池、花房座落有序。这里曲桥亭台,青松翠柏,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显得庄重典雅,秀色可餐。
以上为章华寺老中轴线,基本按原宫廷式格局恢复。新的中轴线位于东侧,从千佛和平多宝塔开始向北,依次为环形五百罗汉堂绕千手干眼观音殿,其后为多宝殿。此乃按《大乘妙莲华经》从地涌出品而设计建造。
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章华寺千佛和平多宝塔落成。铁塔重约十六万斤,塔身净高七丈二尺,基座高一丈八尺,塔顶高四尺,顶针高六尺,总高十丈;用公制换算即为:三十三米,正与佛教三十三天相合。此塔为当今中国铁塔之最。其它建筑正在建设之中。
章华寺历史悠久,寺藏佛经颇多,文物荟萃。还有楚梅、唐杏、古井等历史遗迹,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龙藏》 全称《乾隆版大藏经》,简称《清藏》或《龙藏》。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以明《北藏》为底本(亦有增减)而刻印的敕版藏经。全藏分正续两大部分,有718函,1662部,7168卷,取梵夹式柜装。清光绪31年(公元1906年),章华寺净月大师进京面觐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御赐此《龙藏》一部,现藏于寺内即为该版。
《频伽藏》 即《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简称《频伽版大藏经》或《频伽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春上海外商哈同出资所印,依据日本弘教书院缩印藏经而稍省略纂集音义等书十部。全藏40函,414册,凡1916部总8416卷。章华寺所藏为民国初,杜汉三(湖南财政厅长,沙市人)、王中甫、王琴甫(兄弟二人系汉口佛教正信会会长,汉口商会会长)从上海请回后,藏于居士林,1962年转藏章华寺。
《续藏经》 全称《大日本续藏经》1905年至1912年日本京都藏经书院前田惠云、中野达慧等人主持编印。把以往大藏经未编入的印度、中国和日本撰述收入此藏,共有950余人的著作,1756部7144卷(多数是中国人的撰述)。其中不少在中国早已佚失。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后,净月大师、定宗法师等请回本寺。“文化大革命”中由市博物馆保存,现已重归寺院。
《大正藏》 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十三年(公元1924年)到昭和九年(公元1934年)由日本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人在东京组织的大正一切经刊行会编辑出版。全藏分三部分。《正篇》五十五卷,收佛典2148部;《续篇》30卷,收佛典736部;《别卷》15卷(图像12卷,收363部;《昭和法宝总目录》三卷,收七十七部。)共100卷,收佛典3360部13520卷。为国际佛学界常用的汉文藏经版本之一。章华寺所藏为中国佛教协会于1990年转赠。
《禅门日诵》 此为章华寺自刻版本,未著撰者和时代。编于清代,其内容为常用的经、律、偈、仪义和咒语等。此书虽称《禅门日诵》,但所述经文不限于禅宗。其中有《般若心经》、《阿弥陀经》、《坛经》、《讽华严经起止仪》、《礼华法经仪》,禅宗明僧语录、偈咒等。此乃章华寺原众多自刻版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孤本,是研究章华寺历史的依据之一。
血书《金刚经》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原国民党陆军第十军参谋毛定勇居士,发心刺血书写金刚经全部,藏于本寺,后又珠印干部,广赠受持读诵。字迹工整,一丝不苟。净月大师为此经珠印作序。
宽莲法师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原沙市市佛教协会会长、沙市章华寺方丈、政协荆沙市委员会常委等职务,拟定荆沙市佛教协会会长。
宽莲法师,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出生在湖北松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俗名周海平,乳名周和尚,其家庭世代信佛。因家贫而辕学,12岁时,父母将其送往松滋牟尼底出家,礼演林法师剃度,起法名宽莲,号悟莲。16岁前往湖南古大同寺求具足戒,戒后侍戒师觉华法师参学,住禅堂。在觉华法师的开示下,研习教理,坚持禅净双修,又专攻律宗,并担任章华寺维那、知客等职。
1956年,入中国佛学院第一批学僧。1959年,宽莲法师从佛学院毕业后,决意回章华寺振兴道场,然而未能如愿,被下放劳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折难。1980年以后,赴云南、江苏、江西等省参禅念佛。
1988年6月,宽莲法师受沙市十方各界之恭请,辞去当阳玉泉寺执事之职和明玉方丈之婉留,于6月14日率众僧重返章华。此时的章华道场,早已面貌全非,幸存下来的三座殿宇,上漏下湿。院内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满目疮庚。农历六月十九日,章华寺举行了22年以来第一次的“观音法会”,接着七月半又举行“盂兰盆会”。1990年,宽莲法师被新闻单位评为“沙市十大新闻人物”之一。1991年被评为“湖北宗教界为四化作贡献先进个人”。
宽莲法师中兴章华,身体力行;弘扬佛法,精进戒行;行住起居都为章华寺常住树立了榜样。因此,章华寺在社会各界威信高,声誉好,寺院的恢复得到了海内外佛门弟子的大力支持。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信徒都来护法几年时间,将一座濒临灭绝的历史名刹,恢复到今日已超历代规模。“宽通三乘法施荆地,莲开九品光耀楚天”。这副楹联是对宽莲法师重振章华、慈航普渡的概括。
1990年至1995年本寺先后接待台胞赴大陆探亲观光团组二十余批,近三百人。在本寺他们虔诚礼佛,寺院热情接待,设斋供众,喜结法缘。
1993年,本寺方丈宽莲法师,亲赴缅甸,与缅甸侨僧证通法师结为同参,请回玉佛十余尊,除本寺供奉四尊外,分别送往武昌宝通寺、武昌莲溪寺、当阳玉泉寺、沙市菩提寺、沙市净心寺供奉,为湖北佛教喜添佛宝。
章华寺每年都要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1995年5月章华寺举行盛大的“干佛和平多宝塔”奠基、“祈祷世界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法会,参加者来自社会各界,总人数超过两干。
每逢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章华寺均举行观音法会,参加人数均在千人以上,结合法会,请法师讲经。其它佛、菩萨生日也视情况举行庆祝法会。每年农历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寺内举行供佛仪式和超度法会,念《地藏经》,放发心《焰口》,撞幽冥钟等,从农历七月初一始,七月三十日止,持续一个月。
章华寺独有的“看经会”,农历六月初六,如期举行。因章华寺御赐《龙藏》,在这一天晾晒的同时阅经,参加者多达数百人。既闻佛法,又晾晒和保护了藏经,一举两得。
还有“浴佛法会”和“佛吉祥日法会”等,会后举行放生仪式。另外每年还举行“打七”仪式,有“念佛七(净七)”和“禅七”两种,一般农历冬月初一起七,初七解七。同时请法师讲经。

转自:http://www.ruchina.com/scene/scene_view.asp?id=46946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