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北天台山 |
[游记]湖北天台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古代文人墨客,到天台山游览甚多,并留有记,诗等传世之作。明嘉靖进士黄安人耿定向、字在伧。曾任朝廷御史、甘肃巡按、户部尚书等职。辞官后,隐居天台山下讲学,筑天台书院。曾作《天台山记》云:“天台山者,楚魏相交之山也。形类台,巧若天造,故名天台山。自界河高柳桥折而向西,从谷口入,可十五里许,至半头岭。岭峻而险,若天堑阻隔人寰者。由岭行三里许,折而北时许为牛耳岩,万归庵。岩北蹑蹬,萦萝而上三里许,有洞高广可二丈许,深可三丈许。洞前奇石罗列如台、如几、如狮、如虎,未可殚状。奇花异木,缤纷葳蕤,若人凤植然者……自洞下复循前道,仍折而西,缘溪径入。夹岸林木鲜美,掩映,岩石瑰奇,递呈异状。一带溪流萦回,潺潺涓涓,如鸣佩击玉,倏瑞激如飞雪喷珠,倏汇集如碧鉴冰壶,即渊明所记桃花源径度未之尚已。行十数里许,至赤城寺,寺在山麓。由寺后山逶迄而上,可六里许至山巅,台故在山巅也。周环皆石,峭立如壁,高可数十仞,上广可数亩,止一径可跻。……由台东鸟径行十数里许为黄杨寨,以岩多黄杨故名(一说黄杨二姓筑寨得名)。周回峭垫亦如台,上平旷可田可池,宋端平中全活十数万众,计必屯聚于此。 西二舍许为老君, 三舍许为仙居,(1952年,有400多年的行政区划被打破,红安西部一部分地区经中央政府批准划归大悟县,现在仙居山属孝感市大悟县管辖)四舍许为佛塔,三山咸瞠乎其后。余尝谓此山之胜,不徒擅奇一方,即寰中诸名山似不多让。彼兵乱之秀,生灵凭其险阻碍得以全活者,其丽不亿,为民立命之功为尤巨矣!乃其宏美肤功不甚章显著,则以界在缴;高踪之足音罕至,而文献之事缺如故之。……”此游记概述了天台山迷人景致及其历史作用 天台山冬季来得早,冬季时间长。由于地处南北的分界线,海拔高,故天台山大雪常一月不化,有时甚至两三月不化,天台山冬日雪景尤为壮观,雾凇是天台山冬季的著名景色,每逢严寒隆冬,满山玉树银花,他非雪非霜,而又比雪奇,比霜美。在灿烂的阳光中,晶莹闪烁,蔚为奇观。这就是雾凇奇景。 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的景致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象丛丛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也,这就是难得一求的雾凇!带上拐杖,出户登山,放眼四望,只见群峰错列,松林密叠,一派银装素裹。天台山一改往日葱茏苍翠的面目,到处一片洁白,天地浑然一色。从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凝聚着洁白无瑕的晶体,如披银叠叠,似挂珠串串,山风拂荡,晶莹耀眼,如进入了琉璃世界,似到了仙山琼阁,令你目不暇接,又如同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之境。这也就是所说的“天台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42),焦宏,字弱侯,江宁人,以殿试第一,任轮林修撰大学士、太史,曾与耿定向一起游天台山,留《登七子台》诗一首: 尽将双脚压崔嵬,下视青天万里开。 飞腾莫讶不知险,曾踏羊肠百折来。 明代著名哲学家李贽(1572—1602),留《同耿尚书(定向)游天台》诗一首: 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 水入霄汉分荆楚,山现中原见豫州。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42fe010007yo.html8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