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小记——旧貌与新意 不久以前,还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上海地区因空气质量的改善,蓝天白云的天气明显多了。想来,那些春笋般的玻璃巨厦丛林,在明媚的阳光折射下,会更加漂亮和夺目。 直到飞机即将在埔东机场降落,我才发现上海地区是浓浓的阴天。非常接近机场接近地面的时候,才看清地面上的景物。东海之滨的浦东郊区,仍是一块块的绿色田野,划出纵横线条的,是一道道小路或者小河。沿着小路和小河,是一幢幢上海农民的居屋,大部分是灰色调的二层小楼,散落着,却在格局上和色彩上谐调着。即使间或有些浅色的新建筑,仍在规模上、式样上保持着传统,并不显得显赫和张扬。在这个中国最大都市几十里外的乡间,依然是一派古老的田园风光。 连接机场和市区的迎宾大道,以及接下去的外环线,自然是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浦东的高楼,在路的前方隐约浮现。然而,更吸引我目光的还是路边的田野和村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大概也有十多次到访上海,除了划为新开发城区的情况,上海的郊区总是一幅旧旧的风貌。一栋栋农民的房子,总是深灰的瓦顶,浅灰的墙壁,微翘的屋檐,方正的外形。可能是因为房子总是两层高度的缘故,即使聚成村落,也不显拥挤,疏密有致,更兼有绿树掩映,小河缠绕,典型的一成不变的江南田园风光,与市区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对比。反复看到这缺乏变化的景象,一点没有落后破旧单调之类的感觉,反而觉得是一种自在、从容和大气。我相信,那些居屋的主人们,肯定是随着上海的飞快发展而大幅提升着他们的生活素
|